首页
>政务公开>法定主动信息公开>规划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706820042770589/2006-00002 成文日期: 2006-01-18
发布机构: 莱阳市发展改革局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

莱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浏览量: 来源:莱阳市发展改革局

字号:

目        录

第一章:回顾与展望………………………………………4

一、“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4

二、“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与形势分析……11

第二章:任务与目标…………………………………………13

一、 指导思想…………………………………………13

二、奋斗目标………………………………………14

第三章:产业发展……………………………………………16

一、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胶东半岛重要制造业

基地………………………………………………16

二、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打造胶东半岛区域物流

中心………………………………………………20

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进程………………………………………………23

第四章:城乡发展……………………………………………25

一、提升品位,完善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力……25

二、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9

第五章:对外开放……………………………………………31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合作水平…………31

二、拓展外贸出口领域,扩大进出口规模……………32

三、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构筑对外开放主阵地………32

第六章:体制改革……………………………………………33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3

二、深化企业改革………………………………………34

三、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34

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35

第七章:社会各项事业………………………………………36

一、大力发展科技事业…………………………………36

二、积极发展教育事业…………………………………36

三、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7

四、 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37

第八章:和谐社会建设……………………………………38

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38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40

三、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推进平安莱阳建设…………40

四、推进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41

五、建立健全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

保障能力…………………………………………42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赶超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正确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理清发展思路,编制和实施好《莱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回顾与展望

一、“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和烟台市“三个明显、两个高于、一个跨越”和“赶超发展、走在前面”的要求,反骄破满,高点定位,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是我市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2003年,跨入全省30强行列,先后荣获“中国县域食品经济示范市”、“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市”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1个、省级荣誉称号10个。

(一)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预计到2005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可达到152亿元,年均增长1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亿元,年均增长9.8%;第二产业增加值80亿元,年均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49.8亿元,年均增长16.3%。“十五”是我市财税工作大发展的时期,财政收入实现高幅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4亿元,年均增长25.23%。“十五”也是我市固定资产投入最多的时期,五年全社会累计完成投入336亿元,年均增长41.8%。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坚持走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三化”联动的路子,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十五”末,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76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吸纳社会劳动力20多万人。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被列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出口示范基地县和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五年累计投入12.1亿元,建成了南海工厂化养殖、万亩出口蔬菜基地和龙大PIC种猪养殖基地等一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1300项。2005年,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42万亩,果品面积40万亩,肉蛋奶总量达到32万吨,畜牧业综合指标列全省第六位,水产品总量3万吨,林木覆盖率达到25.2%,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0万千瓦。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8亿元,年均增长10%。

(三)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围绕膨胀规模、提高效益,全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壮大骨干企业群体,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大投入实现大发展。五年累计完成投入198.4亿元。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68.6亿元,年均增长28.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3%。工业结构逐步优化,食品行业稳定提升,机械、化工行业快速膨胀,到“十五”末,机械、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的32.5%,比“九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骨干企业群体初具规模,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6家,其中,鲁花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龙大达到24亿元。通过实施兼并、重组、破产、改制等措施,一批困难企业逐步摆脱困境。品牌战略成效显著,“龙大”、“鲁花”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鲁花花生油”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鸿达铁力士”、“天府一枝笔”和“吉龙好运”等14个品牌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吉龙集团有限公司、春雪食品有限公司和大柴汽车缸体缸盖有限公司等企业的12个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

(四)第三产业日趋繁荣。以建设半岛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服务业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商贸流通业蓬勃发展,培育出维客、家家悦2个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涌现出盛隆装饰城、商贸城、第一农贸市场、果蔬批发市场等10个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大型市场。现代物流、社区服务、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新兴产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商贸流通企业改制取得新的成绩。预计到“十五”末,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3%和18.5%。

(五)外向型经济实现重大突破。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努力扩大出口创汇,外向型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五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320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96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8.2亿元,出口创汇14.1亿美元,分别是“九五”的5倍、4.8倍和2倍。

(六)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建设了一批事关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事关民生问题的重大工程,拉开了城市发展的大框架,提高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坚持“城市发展,规划先行”的思路,编制完成了《莱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部分专业规划。五年累计投入38亿元,完成了富山路部分路段、蚬河路拓宽、五龙路改造、鹤山东路、莱高路、富山大桥、清水河大桥和五龙河大桥等重点工程;硬化连村路750公里,全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建设了城市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实施了城市东出口绿化、龙门路两侧绿化、公园南大门绿化和十里绿化长廊等一批重点绿化工程,新增改造城市绿化面积90万平方米;新建500 KV莱阳输变电工程和220 KV古柳输变电工程,新建改造变电站29座次、配套线路2130KM,完成了城乡电网改造任务;建设了阳光城、东盛山庄、龙门山庄等一批住宅小区,五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130万平方米。

(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面启动园区经济,规划建设了东部食品工业园和西部外向型工业园两个园区,经过起步、整合、规范等几个阶段,东西两个园区已成为全市项目经济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3亿元,新建道路50多公里,铺设管道30多公里、通讯光缆18公里、高压线路40公里,重点区域基本达到“六通一平”。五年间,东西两个园区共落户各类项目190个,总投资109亿元,中鑫东泰纳米基因生物工程、巨力TDI化工、天府工业园、舒驰客车、莱柴柴油机、鲁亿通电器、龙大木业、龙大热电、永立精工和雪海FD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八)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市场化要求,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加大了企业改革和改制力度,到2005年,企业改制面达到95%。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土地延包工作顺利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直接减轻农民负担7626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资金1250万元。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增强,提高了政府效率。机构改革、投资体制和财税体制等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

(九)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面实施“科教兴莱”战略,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引进国内外科技人才11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万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企业1家,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20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和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现有中小学169所,在校生8.6万人。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共有职业学校9处,拥有在校生1.1万人。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以德治市、“诚信莱阳”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效,涌现出国家级文明示范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7个,烟台市级文明单位55个。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平安莱阳”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保持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取得新的进展,可持续发展得到广泛重视。计划生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体育、民政、民兵预备役、老龄工作、史志工作、残疾人事业、妇女和儿童事业等长足发展。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05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66.6亿元,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50元,年均分别增长9.3%和11.3%。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8.5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加5平方米和6.5平方米。

回顾“十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很大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开拓创新,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二是始终突出赶超发展这一主题,以先进县市为赶超目标,加压奋进,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实施项目经济,不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三是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集中精力谋发展,持之以恒抓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始终保持攻坚破难、勇于进取的精神状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克服非典、禽流感等突发性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化解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造成的经济冲击,努力破解土地、资金等瓶颈因素,保持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五是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原则,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实惠。

“十五”期间,虽然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表现在二产比重相对较低,机械、化工行业不够壮大,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还不强,服务业整体档次偏低,产业层次和素质还不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途径不多,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比较落后。社会保障功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项目较少,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水平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出效益较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产业工人素质不高,赶超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约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与形势分析

“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实施赶超发展战略、再造发展新优势、加速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

(一)既面临严峻挑战,又蕴藏着巨大机遇。“十一五”期间,是各类矛盾交织和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时期。国际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进一步加剧,围绕资源、人才、市场、技术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等非贸易壁垒有所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国内,国家政策扶持重心转向中西部地区,土地政策紧缩,金融环境偏紧。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性日益增强;通过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我市产业标准化水平已基本适应国际市场要求,并已具备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环渤海经济圈在国内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战略的顺利实施,将会为我市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只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基础优势,抢抓机遇,善抓机遇,我市经济和社会就会获得更快更好发展。

(二)既面临巨大压力,又具备快速发展基础。历史经验表明,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往往是在大机遇、大挑战、大调整的时期拉开的。经过近几年跨越发展,我市虽已跨入全省30 强,但与全国百强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先进地区发展越来越快,给我市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虽然快速发展压力很大,但已具备许多优势、基础。一是经过“十五”的开拓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7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较强的群体优势。二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工行业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膨胀、配套企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整体实力继续增强。三是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城市规模档次的不断提升、专业批发市场和骨干流通企业的不断建设,为第三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四是经过连续五年的大投入,共建设重点项目879个,完成投入212亿元,一大批项目即将进入收获期,经济效益和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五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区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承载能力。特别是全市上下空前团结,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人心思进,这些为赶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章  任务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抓住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建设两大机遇,牢牢把握赶超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经济国际化、科教兴市和城镇化四大战略,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城市经济和镇处经济四个着力点,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建设胶东半岛副中心城市,打造中国绿色食品城,实现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大战略:一是工业强市。把工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以工业经济的壮大,推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二是经济国际化。把外向型经济作为赶超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途径,立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全方位扩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三是科教兴市。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突出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水平,增强全民科技素质,以科技进步带动全市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四是城镇化。立足于城乡一体化,膨胀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初步形成城市功能完善、镇处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新型城市体系。

四个着力点:一是突出项目建设。把项目作为牵动经济赶超发展的突破口,全力引进一批资本聚集度高、产业特色明显、财税贡献率大的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二是推进结构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推进产业结构向高层化、高质化、高新化升级,向结构调整要活力、要效益、要后劲,实现“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高”。三是做强城市经济。把繁荣发展城市作为区域经济赶超发展的增长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改善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效应,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四是激活镇处经济。以财政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根据基础条件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走出各镇处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增强镇处经济实力。

二、奋斗目标

到2007年,跨入全省20强和全国百强县行列。到2010年,在全国百强县的位次前移,构建胶东半岛副中心城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社会和经济发展实现“五个明显提升”。

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总量、地方财力、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0%。

二是产业层次明显提升。优化产业布局,构筑以东西两个园区为重心、沿烟青一级路和富山路的工业经济聚集带,形成支柱行业支撑作用较强,聚集效应明显,带动作用突出的工业体系;巩固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以市区为中心的服务业水平;打造北部特色林果协调区、中部综合开发区、南部养殖区三个农业经济区域。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十一五”末,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1:58:33.9。

三是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显著增强,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到2010年,市区人口发展到35万,城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54%。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全市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殷实。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5亿元,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00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1平方米;每百户电话拥有量达到160部以上,有线电视实现全面覆盖,家庭电脑普及率达到40台/百户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全市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环境更加优美。到201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 平方米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工业污染点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耕地面积保持在115万亩左右。

第三章  产业发展

一、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胶东半岛重要制造业基地

按照“强支柱、壮骨干、促跨越”的思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着力培育支柱产业集群、骨干企业集群和名牌产品集群,将我市打造成胶东半岛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完成投入645亿元,年均增长24%。到2010年,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突破750亿元,年均增长20%。

(一)着力培育支柱产业集群。整合全市资源,着力培育壮大食品、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2010年,食品、机械、化工三大行业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分别达到40%、30%和25%。

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膨胀提升食品行业。以科技为先导,着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方便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逐步实现向多样化、系列化、高档化方向转变,推动食品行业的二次创业,使我市成为全国食品行业的排头兵,打造中国绿色食品城。“十一五”期间,力争投资过亿元的高附加值项目达到20个以上,确保龙大集团大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项目、鲁花公司万吨水酶法提取花生油及花生蛋白肽项目、10万吨冷榨花生系列产品综合开发项目和吉龙集团10万吨花生油项目等完工投产。到2010年,全市食品行业加工能力达到220万吨,其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达到60%以上。

以整车、整机、零部件为重点,突破发展机械行业。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明显、配套体系完善的机械工业体系,主要抓好3个整车龙头企业、2个整机企业和10个零部件企业。整车生产,重点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烟台汽车制造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鸿达特种车项目和总投资2.6亿元的舒驰中高档客车、商务车项目,尽快扩大整车产能。到2010年,客车产量达到1万辆,卡车10万辆,特种车1万辆,把我市建成北方重要的客车、卡车和特种车生产基地。整机生产,积极开发汽车发动机、单多缸柴油机、大马力柴油机、发电机组和水泵机组等产品;利用我市食品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大力研发食品机械;抓好莱动玉米收割机和莱柴大马力拖拉机等项目,发展种植、收获等农业机械。到2010年,内燃机产量达到200万台,拖拉机3万台。零部件生产,以万斯特、信远、大柴等10家零部件骨干企业为依托,扩大发动机增压器、缸体缸套、散热器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在全力抓好对外地企业配套服务的同时,利用本地整车、整机企业,建立健全配套体系。

以三大板块、八大产品领域为重点,大力发展化工行业。生物工程和制药板块,围绕蛇毒制品、医药产品和生化制品,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积极研发适销对路、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新药、特药研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科研成果,加快传统制药企业改造步伐,推进生化制品企业与制药企业的强强联合,提升企业实力。利用蛇毒、软骨素等原料,发展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精细化工板块,围绕TDI、有机硅产品,抓好巨力TDI化工项目的投达产,加快TDI化工二期项目建设,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2010年,TDI产量达到5万吨,建成国内聚氨酯生产基地。以大易化工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有机硅系列产品。到2010年,有机硅系列产品产量达到5万吨,建成国内有机硅生产基地。充分利用TDI、聚醚砜等原料优势,发展下游产品,拉伸产业链条。传统化工板块,围绕油漆、化肥、塑料制品,加快对传统化工企业的嫁接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化工企业的升级换代。

以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业升级为重点,积极培育新兴行业。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发展高附加值、高效益、低污染产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引进上下功夫,通过龙头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带动新兴行业的突破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到“十一五”末,引进高新技术企业20个,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二)着力培育骨干企业集群。引导鼓励企业做百强企业、百年企业。到2010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过200亿元企业1家(中鑫东泰)、过100亿元的企业2家(龙大、鲁花)、过50亿元的企业3家(烟汽、鸿达、吉龙)、过20亿元的企业3家(巨力异氰酸酯、莱动、舒驰)、过10亿元的企业12家。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引导骨干企业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限制,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建设一批投资额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推动骨干企业规模的快速膨胀。“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达到800个,总投资达到360亿元,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到100个。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00家以上。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骨干企业内部科研机构建设步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尽早形成领先优势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高科技成果。做好高层次人才、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到“十一五”末,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面达到90%,引进各类科研机构及大学实验室5个,引进高科技项目200个以上,引进各类技术人才5000人以上。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达到35%以上。三是加强企业管理。大力推广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积极推行战略管理、文化管理,加强现代企业家队伍建设。强化质量体系、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工作,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三)着力培育名牌产品集群。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名牌培育机制和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强势品牌,发展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优势品牌,激活一批具有久远影响的传统品牌,打造一批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特色品牌,形成具有莱阳优势、彰显区域特色的名牌集群。“十一五”期间,培育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省级著名商标10个。

二、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打造胶东半岛区域性物流中心

把服务业放在与工业同等重要地位,突出市场建设、商贸餐饮和现代物流三个重点,加快规模扩张和素质提高。“十一五”期间,服务业累计完成投入145亿元,年均增长20%。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9%,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

(一)突出抓好市场建设。以龙门路、火车站两大区域为重点,大力培育专业型批发市场。按照积极引导、分类集中的原则,引导市区分散经营业户、露天经营业户,分类入市,集中经营,规范经营秩序,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聚集效应。论证搬迁小商品批发市场,着力抓好建材装饰市场、五金灯饰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和机动车配件市场等重点市场建设,把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建材装饰市场培育成胶东半岛著名的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明显,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专业市场群。以胶东半岛为辐射圈,按照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论证筹建1-2个特色专业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群体规模。“十一五”期间,培育年交易额过20亿元的市场2个,过10亿元的5个。到2010年,全市市场交易额力争达到100亿元。

(二)繁荣发展商贸餐饮业。一是完善商业网点布局。根据城市发展趋势和方便居民生活的原则,规划调整商贸流通网点建设,形成大中小网点相结合、功能优势互补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筹建2处3万平方米以上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带动商贸流通行业上档次上水平。发挥维客、家家悦等商贸流通企业的基础优势,积极发展加盟经营和连锁经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镇处和人口集中的村庄,建设一批规范化农资店和农家店,方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二是加快中心商业区建设。完善提升家家悦购物广场、维客超市、中天百货、莱阳商厦和商贸城等10大商贸流通企业的综合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服务中心。到2010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2个,过亿元的5个。三是扩大“特色商业街”规模。抓好盛隆路和昌山路“服装专业街”、五龙中路“五金专业街”、七星街“小商品专业街”、富水北路“汽配专业街”和文化路“图书音像专业街”的规范发展,提高专业街档次和水平,引导更多业户到专业街经营,形成聚集效应,推动商贸流通业繁荣发展。四是提升餐饮业档次水平。突出抓好10大餐饮企业,筹建五星级宾馆1处,培育四星级3处,实现餐饮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三)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效集散手段,立足我市人流、物流、交通和区位优势,整合物流资源,超前规划,合理选址,统筹运作,准确定位,明晰功能,筹建一处集货运、客运、仓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物流中心。健全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和专业化物流服务网络,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到2010年,物流配送额达到50亿元。

(四)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强化银企合作,合理扩大信贷投放,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充分发挥金融保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发展商业保险,扩大保险业务范围,健全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提高保险业的社会保障能力。社区服务业,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配套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扶持兴办各类社区服务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方便居民生活。信息服务业,发展信息网络服务,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远程教育工程,加大通讯设施的建设改造,加快建设并启用“税银库”系统,鼓励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旅游业,充分发掘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旌旗山、凤凰山,加快蚬河公园改造建设,发展五龙河生态观光旅游,融入半岛黄金旅游圈。

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核心,以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为着力点,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新跨越。“十一五”期间,农业累计完成投入33亿元,年均增长12 %。到201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8.5亿元,年均增长5%。

(一)纵深推进“三化”进程。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提高“三化”水平,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健全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体系、示范推广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管理,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准入制度,加快筹建具有省级资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切实提高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加快 紧密型原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强化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联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再上新台阶。积极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参与农业经营,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大农产品出口力度,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

(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抓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粮油生产,稳定粮田面积,扩大优质粮油种植规模。到2010年,全市优质粮油不低于40万亩。畜牧生产,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依托龙大、春雪和三乐等大型企业,发展蛋鸡、肉鸡、生猪、奶牛和肉牛生产,抓好产品深加工。到2010 年,标准化养殖场(区)达到300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蔬菜生产,以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生产为重点,建设一批紧密型蔬菜生产基地。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清水河、富水河、蚬河等流域的高效蔬菜生产区,蔬菜总面积达到55万亩。果品生产,发挥地域优势,发展优质果品生产,注重对“莱阳梨”品牌保护和宣传力度。到2010年,优质果品总产量达到50万吨。渔业生产,扩大立体养殖规模,发展地下海水养殖,实现渔业养殖的规模化、工厂化。到2010年,工厂化养殖大棚发展到400个,水产品总量达到5万吨。

(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抓好五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完成54座大中小型水库和南海防潮堤除险加固工程,新建拦河闸10处,建设小型水库、塘坝30处,提高农业有效灌溉面积。推广农业灌溉新技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到2010年,各类农机具达到20万台(套),机具配套比达到1:1.8。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灌溉设施、防护林网和机耕道路建设,完成10万亩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以蔬菜、畜牧、果品和水产的实用技术为重点,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引进。“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民45万人次以上,推广农业新品种200个以上。加快推进农业服务社会化,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强化市农业信息中心和镇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快网络终端向龙头企业、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延伸,加强对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

第四章  城乡发展

一、提升品位,完善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力

围绕打造胶东半岛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体系,力争城市面貌“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

(一)优化城市布局。按照“北控南优、东拓西扩,中部充实、两翼齐飞,群山广林,秀水梨园”的发展思路,以白龙河、文昌路为界,形成“一带两环两轴两区”的总体框架。一带,沿五龙路形成公共服务设施带。两环,外环由南外环路、北外环路、东外环路、西外环路组成,内环由文昌路、马山路、白龙路、丹崖路组成。两轴,沿龙门路、五龙路形成两条城市发展轴线。两区,市区北部的城郊山林保护区和市区南部的城郊五龙风景区。按照“突出亮点,整体推进,完善功能,塑造形象”的原则,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布局。突出亮点,加强山水风貌塑造与旧城更新改造,展现梨乡的独特气韵。以白龙河、蚬河、清水河为重点,突出水系亮点。整体推进,完善城市布局,加强各功能区建设,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完善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构筑现代化城市服务体系。塑造形象,突出景观风貌、新城建设和生态环境,逐步形成露“水”、突“山”、增“绿”、现“林”的城市形象。规划筹备行政中心南迁,加快城市中、南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城市人口和城市重心向南转移,缓解老城区压力,进一步释放城市北部空间,带动中部发展,促进南部繁荣。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和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标准,以拉框架、提形象为方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交通设施建设,县乡公路重点打通东起万第,途经大夼、姜疃、团旺,西至烟青一级路的大郭线,形成贯通莱阳南部的交通大动脉,带动南部乡镇经济发展。逐步建设西留-榆科顶、大夼-羊郡、大夼-高格庄等乡间公路,形成四纵八横的县乡公路网络。市区道路规划建设主次干路52条,打通“三纵两横”五条城市主干道。三纵:经烟青一级路贯通至马山路的贤友路、经烟青一级路延伸至富山路的大寺街和自烟青一级路贯通至丹崖路的白龙路,形成三条新的南北交通干路。两横:打通西起白龙河延伸至贤友路的凤凰路,积极争取烟青一级路市区段改线工程,使龙门路成为市区的主干路,构筑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做好209省道改造工程的立项筹建工作。市区新建、扩建公共停车场5处,泊位达到1000个。高标准建设莱阳汽车新站,扩建火车站货运站场,增加公交车、线路班车数量。

房地产开发,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房地产业良性发展。按照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原则,以蚬河以东和老城区南部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功能性住宅小区。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适度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激活二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繁荣,把我市建成人文环境俱佳的绿色居住区。“十一五”期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

绿化工程建设,以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一环两区三带十一园”的绿化结构,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一个亮点”和“一大景观”两大工程。一环,沿城市环路建设高标准绿化带,形成绿化环。两区,市区北部的山景林地和南部的水景林地。三带,沿清水河、白龙河和城区东部防护绿地形成三条绿化带。十一园,合理布局,统筹安排,逐步建成十一处休闲公园和公共绿地。一个亮点,沿烟青一级路莱阳段,高标准建设两侧各50米的绿化带,打造对外亮点工程。一大景观,开发完善北起沐浴水库,经城区十里绿化长廊、红土崖历史文化公园、生态观光梨园,南至五龙汇涨的景观轴线,形成休闲观光旅游带。到2010年,市区绿地面积达到475万平方米。

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扩建市净水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发展区域供热工程3处(南部热源、西部开发区热源、东部热源),建设高压储气站两座。到2010年,市区供水能力达到12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万立方米/日,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80%,城区管道供气率达到80%。抓好110kV榆科顶输变电工程、110kV和莱线改造工程、35kV西留站工程、35 kV山石线输电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和36条10kV配电线路的改造任务,全市电网形成环网结构,实现双电源供电。

(三)加强城市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规范”的原则,专项整治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障城市设施功能的有效发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抓好以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居民小区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卫生和物业管理整治力度,推动城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达到“洁、美、亮、绿”的标准,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形成市容市貌美观、交通秩序井然、经营秩序良好的对外形象。            

(四)强化城市经营。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开放化的原则,以经济的理念,经营城市,做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开发、经营相关制度,依法对存量土地和集体土地进行收回、收购或征用,强化土地的集约利用,做到优化环境与储备土地相结合,不断完善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制度,保证土地资产的收益最大化。大力培育投资主体,鼓励社会资金和市外资本采取独资、合资、BOT等形式,参与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府资源市场化、资本运营专业化,采取银行贷款、出让经营权等融资方式,加快旧城改造和市政道路建设。公开拍卖公共场所冠名权、标志性路段和公交车辆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盘活城市无形资产,提高城市资产的营运水平,使城市在经营中增值和发展。

二、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要求,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期间,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

(一)建设新的村容村貌。以乡村建设城镇化、农民生活社区化为发展方向,从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强村级建设的规划指导。加快交通、广播、通讯、给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实现村容村貌整洁优美、水电道路通达、饮水卫生安全、村庄庭院绿化、厕圈卫生整洁、垃圾堆放无害、功能设施完善的居住环境。加快农村社区化进程,搞好“村改居”试点工程,鼓励农村整合联合,推进有条件的村庄进行旧村改造,形成生活区、生产区、生态区和服务区的合理布局。到2010年,95%以上的村庄实现有规范性医疗机构和文化娱乐场所,达到户户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自来水、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车的目标。

(二)形成新的乡风乡俗。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普及农村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丰富和发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生活,保留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传统。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 移风易俗活动,坚决反对封建迷信、黄赌毒、邪教组织等不良现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活动,努力培育一批“文明信用农户”、“文化建设明星村”, 推进农村社会文明化。

(三)健全新的机制体制。以加强农村卫生、教育、文化、科技发展和社会保障为重点,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力度,健全新机制,营造新秩序,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便民就医制度,规范医药价格,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师资力量、农村教育电视网络和电化教育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促进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区转移。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由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依法治村活动,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第五章  对外开放

一、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合作水平

(一)全力实施产业招商。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以“招强引优、招强引大”为目标,围绕打造胶东半岛重要制造业基地,以机械、化工、食品三大行业为主攻方向,针对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高附加值食品和新兴行业等领域,筛选论证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拉动能力强的项目,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主动承接、参与国际合作。“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2亿美元,比“十五”增长73.2%;实际利用内资100亿元,比“十五”增长107%;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0个,国内500强项目10个。

(二)扩大招商引资领域。在注重二产引资的同时,加快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的引资工作。农业,重点建设全国一流的农业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批发零售企业和旅游企业。同时,努力开拓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合资合作。

二、拓展外贸出口领域,扩大进出口规模

(一)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在巩固食品、服装行业出口的同时,培育一批机械、化工行业出口大户。到2010年,出口创汇达到9.2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8%,机械、化工行业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8%和40%,培育年出口过5亿美元的企业1个,过亿美元的2个,过5000万美元的4个。

(二)适度扩大进口规模。在加大出口创汇的同时,适当保持一定的进口规模,保证我市经济建设所需各种先进技术、设备需求。到2010年,进口额达到1.26亿美元,年均增长15%。

(三)继续扩大加工贸易。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和传统加工优势,以农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为重点,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对接,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到2010年,加工贸易额达到3亿美元,年均增长20%。

三、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构筑对外开放主阵地

以增强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为目标,按照“以建引商、以商促建”的思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形成产业聚集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亿元,抓好东西两个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热电厂和供气管道建设工程,完成高压线路改造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全面达到“六通一平”标准,使开发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优化园区功能定位,西部园区以二环路两侧为主要启动区,围绕重点项目和标志工程进行规划,抓好汽车配件加工区、生化制药加工区、电子工业加工区、新兴行业发展区的规划建设,西部园区集中发展机械、化工和新兴行业,东部园区集中发展食品行业。按照全市招商园区承接的原则,使开发区成为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真正发挥对全市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十一五”期间,两个园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达到60%以上,利用外来资金占全市的70%以上。到2010年,两个园区工业经济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

第六章  体制改革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健全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 深化企业改革

继续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制度,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到2010年,全面完成对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革任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逐步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到2010年,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达到3万家。

三、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革的重点转向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根据乡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确定机构及人员编制,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扩大乡镇民主。按照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要求,建立起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学生逐步免除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搞好农村财务的清产核资,规范运作,落实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良性化运作。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指导,使农民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严禁乱占滥用耕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法加强征地管理工作,严格监督检查,切实保护好耕地。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依法对失地农民进行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防止出现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现象。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按照自愿、民主、互利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增强农业生产的计划性,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村级集体组织的服务功能,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以强化规范财政管理为重点,坚持公共财政改革取向,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在提高部门预算规范化、政府采购制度化和集中核算系统化的基础上,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尽快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适应金融业稳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

第七章  社会各项事业

一、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以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完善科技运行机制。推广面向大众的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科普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手段建设,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形成社会、经济和科技互相促进、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到2010年,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0家,年专利申请量达到200件,年实施专利技术100件以上。培植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

二、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切实抓好基础教育,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适当扩大城区教育资源,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调整普通高中教育布局,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到“十一五”末,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达到99.5%,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

三、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保持人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继续深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权益保障机制,维护人才合法权益。到2010年,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人才工作环境有较大改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总量达到8.2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3000人,大专以上学历达到3万人。

四、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完成莱阳剧院的开发改造,论证筹建大型综合性文化娱乐设施。加快乡镇农村图书馆建设,抓好“千村万册书库工程”。创建先进文化乡镇、先进文化社区、模范文化村、模范文化广场活动,大力开展文化进社区和文化下乡活动。

贯彻预防为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方针,优先发展基本卫生服务,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统筹安排全市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准入制度,保证群众就医安全。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完成医疗急救中心建设,提高医疗救护水平。建立疾病防控中心,健全高危传染病应急机制。积极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均达到95%,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内,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比“十五”末下降15/10万,无偿献血率达到100%,全市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

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农民体育、职工体育、老年体育等群众体育活动。加强竞技体校建设,扩大办学规模,全面提升竞技运动水平。积极探索体育事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抓好体育设施的开发利用。

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十一五”期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90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108以内。逐步建立健全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发展社会福利和妇女儿童事业,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和妇女儿童权益,确保《莱阳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落实。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新的广电中心大楼,改善广电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加快发展气象、防震减灾系统建设,健全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体制。

第八章  和谐社会建设

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体现到企业、行业各个层面。引导鼓励酿造、食品加工、水泥、化工等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控制工业污染排放,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先进灌溉技术、秸秆还田和节能型沼气等项目建设。建设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生态产业链,促进经济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二)积极推进资源节约。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引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和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营造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浓厚氛围。推行以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节约型社会建设。到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到0.75吨标准煤,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75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8。

(三)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矿产。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加强对耕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土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到2010年,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业用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72000公顷,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农用地4340公顷,非农建设用地控制在1000公顷以内;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

按照生态省建设总体部署,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复合生态系统,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重点突出水污染、空气污染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整治力度,加快城镇生活污染治理与控制,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到2010年,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6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以道路、河流绿化为重点,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林业发展。实施山区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裸露山体治理、五龙河防护林建设和镇村绿化等工程,突出抓好沐浴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逐步形成山区、平原、沿海和城镇一体化的林业生态体系。“十一五”期间,完成15000公顷的荒山绿化、1500公顷的沿海防护林、3500公顷的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新发展经济林3500公顷、农田林网3000公顷。

三、推进平安莱阳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一)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着力抓好高危生产企业、交通运输生产以及有害有毒物品生产、销售、运输、储存、使用各个环节管理,抓好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要害部门以及各个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建立起统一联网的监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企业科技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二)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严防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综合整治。加强人防建设,形成人物技防配套、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夯实稳定基础。到2010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总人口的万分之二十二以内,主要案件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

(三)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强化日常监管,开展市场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安全体系,加快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和安全网络建设,建立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防止食品药品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推进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立健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健全和完善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乡村、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积极推进“诚信莱阳”建设工作,争创国家级精神文明先进市,不断提高市民文明诚信素质和民主法制观念,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五、建立健全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原则,完善就业体系,保持城镇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健全和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增强就业的指导性。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建立特困群体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最低保障标准,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建立健全以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就业为主要内容的、面向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到2010年,企业职工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失业职工再就业率达到80%以上。

今后五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全市经济和社会一定能够又快又好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一定能够完成,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