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莱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起草说明

浏览量:

字号:

关于《莱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起草说明

 

一、编制过程

为高质量编制莱阳“十四五”规划,2020年5月我市召开了“十四五”规划启动会,成立了以书记和市长为组长、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规划编制工作。在前期调研、专项规划编制、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依据上级“十四五”规划建议精神和莱阳市“十四五”规划建议,结合我市实际,形成了莱阳市“十四五”规划框架思路,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然后,我们围绕重点领域深入相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座谈,进一步征求意见建议,再经各副市长及相关部门专题座谈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审议通过后,形成了《莱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讨论稿)。同时,经过专家论证、风险性评估等程序后,目前,莱阳“十四五”规划已通过合法性审查。

二、主要内容

《规划纲要》共分为三大篇章,14个章节,共5.8万余字。第一篇章为总论,包括一、二两个章节,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的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第二篇章为分论,明确了空间布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11个领域的重点任务。第三篇章为结尾,主要阐述提高党领导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抓好规划制定和任务落实等内容。

三、坚持原则

为编制好莱阳市“十四五”规划,我们重点坚持了以下三点原则: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深化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各项部署,接续优化“两区一带”总体布局、抓好“两大引擎”培育,实现整体工作的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前基础条件、机遇挑战,着眼长远发展制定积极进取、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三是处理好落实上级要求和发挥地方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既全面贯彻上级工作要求,又结合我市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创新领域

一是将莱阳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纳入规划;二是提出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方式方法;三是提出了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思路措施;四是在规划保障方面,首次将提高党领导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纳入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

五、框架思路

第一章,回望“十三五”,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总结了我市“十三五”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短板不足,研判了“十四五”阶段我市所处的内外部形势变化,并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

第二章,高点选标定位,描绘现代化建设新蓝图

提出了我市“十四五”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

第三章,坚持区域协调,优化空间发展新布局

坚持区域联动、城乡统筹,持续优化“两区一带”发展布局,构建互联互通、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高标准打造“两区一带”,1.主城区:纵向南移城市重心,横向融合重点园区,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加快高铁片区、富水路片区、立交桥片区、白龙河片区四大片区开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城市景观建设,科学布局文旅康养、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楼宇经济等产业,持续强化主城区辐射带动作用。2.丁字湾滨海新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交通路网建设,依托莱荣高铁莱阳南站、恒大文化旅游城等重点项目带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滨海新区集聚,加速规划布局文旅产业融合、智慧城市宜居等功能板块,打造莱阳城市副中心与“两湾”一体化发展核心区。3.五龙河滨河产业带:加快五龙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景观打造,依托南北联动轴建设,强化两区纽带作用,加强康养休闲等产业植入,构建绿色新型经济走廊。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通过建立统筹高效的顶层合作体系,加快推进与莱西、即墨在基础设施网络、产业发展平台以及要素服务资源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加速推动“双莱”“两湾”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依托莱荣高铁、青岛轨道交通11号线与17号线等新建或规划轨道交通项目,G204、G308、S209等国省道干线改线、升级项目,完善对外交通体系;通过推进南北快速路建设、路莱线等县乡道路大修以及城乡一体公交网络布局,完善全域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围绕夯实城市路网主框架、公交场站升级、停车供应体系优化等重点任务,建设质优高效的市政道路。加速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推进新型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升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培育一批新型工业园区和特色小镇。

第四章,坚持创新驱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围绕产业链加快部署创新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一是布局高能级科创平台;二是培育高科技企业梯队;三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

第五章,坚持动能转换,塑强现代产业新优势

以构建更高质量“两大引擎”产业生态为主攻方向,持续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塑强现代产业新优势。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1.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绿色食品:提升食用油、调理食品、肉制品三大优势细分领域,拓展发展复合调味品、复合饮品两大重点领域,积极培育高端健康食品,将绿色食品打造成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标产业;高端装备:重点发展智慧家居、智能装备以及专用装备三大领域,打造完备产业链,以延链建链思维布局智能元器件、专用部件与基础配件三大细分领域,构筑装备制造全生态;新能源汽车:扩大整车制造产业规模,加快发展以传统零部件与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三电”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高端化工:加快发展有机发光材料、有机高分子原材料与高端涂料及助剂三大细分领域,围绕高端装备产业需求,前瞻培育配套新材料。2.推动新兴产业特色发展,培育发展生物医药,重点发展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生物制品、特色中医药等细分领域;前瞻布局航天装备制造及航空新材料等领域;拓展发展危险废物处理、土壤修复、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设备与服务。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加快发展滨海度假游、精品文化游、乡村民俗游三大业态;现代物流:以智慧物流为引领,重点发展冷链物流、产业物流两大业态;健康养老:培育壮大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老年用品产业。加快培育数字经济,聚焦“四新经济”发展,加快培育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拓宽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场景应用。

第六章,坚持扩大内需,融入提质发展新格局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一是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二是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三是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四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五是强化能源供应保障;六是加快新基建布局。

第七章,坚持深化改革,培育高效发展新活力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充分结合,推动要素、行政、经济三大领域改革。一是深化资源要素改革;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八章,坚持内外联动,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拓展国内外产业合作,提升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是融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二是推进国内产业深度合作;三是高水平发展对外开放;四是打造高能级开放园区;五是高质量开展“双招双引”。

第九章,坚持夯实基础,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齐鲁乡村振兴样板区。一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第十章,坚持生态优先,描绘青山绿水新画卷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一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保护;三是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四是实施全域治水工程。

第十一章,坚持文化立市,推进文化繁荣新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是提升城市人文魅力;二是繁荣公共文化事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第十二章,坚持增进福祉,共建共享美好新生活

围绕居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验与获得,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科学规划资源配置,全力构筑五大体系。一是构筑高效质优的就业增收体系;二是构建结构合理的现代教育体系;三是建立层次丰富的健康医疗体系;四是建设覆盖均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打造高效精准的社会服务体系。

第十三章,坚持依法治市,营造平安和谐新社会

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塑造安全发展环境,建设“平安莱阳”“法治莱阳”“双拥莱阳”。

第十四章,坚持党的领导,汇聚各方建设新力量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心聚力把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规划管理体系,优化规划保障机制。

 

2021年1月29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