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时政专题>“改革攻坚”竞赛比武

全覆盖打通水库管护“神经末梢”

浏览量:

字号:


全覆盖打通水库管护“神经末梢”

市水务局在全省率先建立权责清晰专职专业专责的新型管护模式 

我市67座小型水库在防汛减灾、农业灌溉、生态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其公益性强,点多面广,自身基本没有收益等原因,基层管护能力薄弱的问题长期存在。今年以来,市水务局实行了小型水库身份“职业化”、岗位“定制化”、队伍“专业化”、考核“规范化”、管护“数字化”的“五化”管理模式,同时将“巡库员”与公益岗深度融合,在全省率先实现突破,建立起管护权责清晰、“专职、专业、专责”的新型管护模式。

我市作为山东省小型水库“巡库员”机制建设3个试点之一,专门成立了莱阳市“巡库员”机制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系统推进小型水库“巡库员”机制改革,将小型水库管护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河湖长制等工作街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走乡人村反复调研,结合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要求,编制《莱阳市小型水库“巡库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人员配备、选聘条件及工资标准,解决人员少、专业力量弱、管护经费难、管养效果差等问题。按照 “科学合理、简明适用、体现差别”的原则足额落实资金,将“巡库员”岗位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统筹用好省级水库“巡库员”管理体制改革奖补资金、省市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资金,按照小(1)型6 万元、小(2)型3万元的标准落实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日常维护资金和巡库员薪酬,全面推行小型水库区域集中管护专业化模式。

同时,严把人员素质,推动巡库队伍建设规范化。本着因需设岗的原则,结合水利乡村振兴工作,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小(1)型水库由计划2人增至3人,小(2)型水库由计划1人增至2人,67座小型水库共设置148个“巡库员”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在扩增就业岗位方面释放“水活力”。以镇街为单元,将工程巡查、水位观测、日常及汛期信息报送等工作纳人“巡库员”职责范围,逐步实现小型水库管护全覆盖。

为规范培训考核,推动小型水库标准化管护,市水务局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管理体制,明确各级分工。采取线上、线下授课和水库现场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场次达50余次。通过一对一指导,提升新入职“巡库员”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和技能。建立“日常+定期”考勤考核制度,镇街负责日常考核,采取随机走访、调查问询等方式检查督导“巡库员”履职情况,杜绝“有岗无人、人岗不符、在岗不履职”的现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