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时政专题>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2018年第20期

浏览量:

字号:

 

【人民要论】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

 

一般来说,意识形态是指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对特定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反映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它有着建构人们精神家园、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和指导现实社会建设等多重功能,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意识形态不是可有可无的现象,它是有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社会的必然存在。在此意义上,一些西方学者鼓吹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是错误的。其实,认真剖析“意识形态终结”论就会发现,与其说它想终结所有意识形态,不如说它想终结与其对立的意识形态。换言之,“意识形态终结”论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在批驳其他意识形态的同时,维护的却是自身的意识形态。

  尽管每一种意识形态都在为自身辩护,但并不是都站得住脚。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意识形态有科学与非科学、进步与落后之分,其评判标准就是历史规律和阶级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先进和科学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不仅在于它符合历史进步的方向,更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贡献力与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其中,意识形态风险尤为突出。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如何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思想共识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利益格局发生相应调整和变化,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围堵和遏制不断增强,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斗争中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成为一项十分繁重的政治任务。面对新特点新情况,我们必须始终抓住意识形态建设与斗争的根本点和着眼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切实回答和解决“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同时,批驳西方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魂”和“根”。历史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方向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立足人民精神需求,创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精神生活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立足于人民所思、所想和所需,把解决人民的精神困惑、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作为着力点,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和生活观。同时,在宣传和教育方式上要注意“说理”与“陈情”相结合,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人民讲清楚哪些需要是合理的,哪些需要是不合理的,哪些问题是现在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是目前不能解决需要经过长期努力后才能解决的,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思想问题自然要靠思想的方式去解决,但仅此显然不够,它必须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意识形态工作自然要做好人民的思想工作,但相当多思想问题都是因现实问题所引发。当现实问题解决后,一些思想问题自然就得到化解。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更多关注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困难和人民的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以及他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关注和解决人民的收入分配和利益问题,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总之,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长期性与阶段性、社会性与人民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感召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增强信心。

(摘自2018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

 

【思想纵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意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内涵丰富,站位高远,全面系统,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必须认真领会、系统学习、融会贯通,切实践行到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

  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面临艰巨复杂任务的长期战略,既不能简单化地盲目追求短期成效,又不能超越现实可能盲目大干快上,一味追求发展目标的“高大上”。比如个别地方在实践中好高骛远地下指标、定任务,错误研判乡村人口流动趋势和空间分布,盲目提挡加速,造成目标无法实现;个别地方忽略发展成本甚至不计代价地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超水平打造“亮点”,甚至不惜毁损乡村传统自然风貌,破坏村庄肌理,牺牲独特不可再生的乡村价值;个别地方急于上马面子工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提出了乡村振兴的这个模式、那个路径。实际上,所有这些短期化行为都是行不通和不可持续的。推进乡村振兴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等方面必须基于现实基础和外部条件循序渐进,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在前面,聚焦阶段性任务、找准突破口、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党中央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在实化细化有关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方案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乡村分散且差异迥然、各具特色,不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特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振兴路径,条件较好的乡村要率先振兴,条件一般的乡村要积极创造条件振兴,条件较差的乡村要采取多种帮扶措施打牢基础,切忌一把尺子量乡村,尤其要注重统筹规划、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实施方案。还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尊重乡村独有的内在运行规律,支持和鼓励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凝聚农民的智慧结晶,决不可将城镇建设的理念灌输给农民,更不可仿造城建模式在乡村再造一个小城镇。要善于发现、调查、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丰富、完善顶层设计。

  处理好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两者缺一不可。政府在制度改革、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市场不可替代的,但政府的作用边界必须有所限制,绝不能大包大揽、包办代替,特别是不能以超强的行政手段高度集中和分配资源的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激发各类主体活力,从而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市场万能论”“唯市场论”等错误论调,绝不能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方面妥协让步,绝不能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调低耕地红线、动摇粮食安全,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规范、引导和把关,最终形成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乡村振兴合力。

处理好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既包括农村产业全面升级,让农民实现就业增收生活富裕,也需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清晰认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终极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的讲话所指出的,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当然也不能脱离实际情况,求多求快,求大求全,不充分考虑区域差距和差异的现实约束,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要科学合理评估当地财政收支状况、集体经济实力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筹资渠道、负债水平,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摘自20181019日《学习时报》)

 

【海右今语】

 

“双招双引”要看实效

 

  

近段时间以来,省委接连举行南方三省学习、双招双引工作会、青年企业家国际峰会、外交部蓝厅推介、尼山论坛、首届儒商大会等重大活动,这一系列组合动作,展示了山东形象,创造了山东机会,吹响了山东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新号角。擂鼓震天响,更待急行军。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接力奋进,推动各项安排部署和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客商来了、项目签了,这只是开局起步。如果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干打雷不下雨”,那就是囿于形式的本末倒置,花钱赚吆喝、空欢喜。如果签约的项目落不了地、承诺的政策兑不了现,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不着边际,很多事情也就会前功尽弃,甚至造成“烂尾”、留下隐患。大儒商道,至诚天下。客人请来了却貌合神离,不如不请;项目签约了却虚与委蛇,不如不签。定了不算、说了不干,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良好发展机遇,还有齐鲁的形象、山东的诚信。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喊开了嗓子,更要甩开膀子。首要的,就是对签约洽谈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建立台账,明确任务,细化措施,落实专人一对一跟进。对签约项目涉及的环保、土地、规划、审批、注册等手续问题,依法依规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搭建起“绿色通道”,促其尽快开工建设。对达成的意向、潜在的客商,持续跟踪服务,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谋求合作,争取早日引进实际投资。要注重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维护和运用好“选择山东”云平台,把日常工作做细做扎实,让“双招双引”永不落幕。企业是市场主体,人才是第一资源财富。各级各部门要俯下身子甘当“店小二”,主动为企业、为企业家、为各类人才搞好服务,用亲商重商惠商、育才聚才用才的实际行动,汇聚起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用好天时地利人和,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双招双引各项任务推向前进,为山东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活力,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摘自2018年10月16日《大众日报》)

 

当好机构改革积极促进者

 

 

    最近一段时间,省委接连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会、省级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山东省机构改革方案》,对推进我省机构改革作出安排部署。这次机构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广、触及的利益关系之复杂,都是少有的。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候能不能豁得出、顶得上、抓得实,对改革成败至关重要。

    群雁高飞头雁领。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各级组织的头雁,在推进机构改革中既负有领导责任,也负有示范责任。如果领导干部站位不高、主动性不强,口头上识大体顾大局、行动上怕吃亏谋私利,还怎么去要求别人?怎么去推动落实?关键时候,群众看干部、干部看班子、班子看一把手。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首先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要从优化职能、提高效率、完善机制的角度看待这次改革,强化思想和行动自觉,当好机构改革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要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正确对待个人的岗位变动、职务升降、名利得失,以自身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干部职工。要切实担起责任,把握时间节点、掌握节奏力度,有序推进转隶组建工作,严格落实“三定”规定,强化内部职责和业务整合,搞好日常工作无缝衔接,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机构改革涉及利益调整,存在认识分歧和思想顾虑在所难免。解决好的问题是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各级各有关方面要加强政策研究,针对人员转隶、岗位调整、超编人员妥善安排等问题,及时制定配套政策,明确相关意见,维护好大家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一碗水端平,特别是多部门整合组建或有人员转入的部门,决不能厚此薄彼、任人唯亲,决不能搞团团伙伙、小圈子。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主动关心了解干部职工,把政策讲透、道理说明,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人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重大改革考验关头,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勇于站出来”“豁出来,承担好应尽职责,发挥好应有作用,让新机构展现新气象、新职能承载新担当、新队伍实现新作为,以机构改革的实际成效激发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摘自2018年10月25日《大众日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