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时政专题>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2021年第10期

浏览量:

字号:


   

2021年第10

(总第383)

 

中共莱阳市委宣传部主办                202176 

 

 

 

 

【中心组学习】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学习参阅】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中心组学习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630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市委书记李胜刚主持并讲话,会上围绕“学史崇德”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学习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只有做到学史崇德,学史明理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学史增信才能坚定不移,学史力行才能务求实效,提升精神境界才能持久发力。

会议强调,学史崇德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重要目标要求,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带头在学史崇德中强化廉洁自律、涵养为民情怀、激发奋进力量,带头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学习参阅】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习近平

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阜平和阜平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2012年12月29日、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感情很深,对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作风印象很深。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2013年7月11日、12日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确实是高瞻远瞩啊!当时,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面对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必须使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考验,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对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和战略考虑,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我们要不断向全党严肃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2013年7月11日、12日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关心老红军、“五老”同志和军烈属的生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言传身教,确保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2014年10月31日在福建古田同老红军、军烈属和“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老接头户、老苏区乡干部”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陕甘宁革命老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党中央在这里13个春秋,以延安为中心领导全国革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革命力量大发展,领导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015年2月13日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春节前夕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对军队来讲,坚定信仰信念最核心最紧要的就是铸牢军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刚才,在参观军史馆时,我对长征途中红31军93师274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部队中像这样的红色资源很多,要发掘好、运用好,丰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内涵,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2016年1月5日在视察13集团军时的讲话)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2016年2月1日至3日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在安徽调研时的讲话)

十一

  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1926年,宁夏就建立了我们党的组织。红军长征和西征都曾转战宁夏,之后宁夏人民又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建设,为抗日战争、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我们去了将台堡,现场感受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历史场景,再一次受到深刻教育。我们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并用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2016年7月20日在宁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十二

  广西是革命老区,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初,惨烈的湘江战役就发生在广西境内。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

(2017年4月21日在广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十三

  90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人民军队砥砺奋进的90年,凝结着坚定理想信念、优良革命传统、顽强战斗作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鼓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军广大指战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而不懈奋斗。

(2017年7月21日在参观“铭记光辉历史,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时的讲话)

十四

  我们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这次集体出行,目的是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建党时的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明确肩负的重大责任,增强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9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2017年10月31日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的讲话)

十五

  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我们要传承好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要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2017年12月13日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的讲话)

十六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的讲话)

十七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邓小平同志在这里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等等。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重庆要运用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养成浩然正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19年4月17日在重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十八

  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2019年5月20日至22日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的讲话)

十九

  革命理想高于天。江西到处传颂着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刘仁堪烈士在就义前,敌人残忍地割下了他的舌头,他仍然用脚蘸着流下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江善忠烈士留下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2019年5月22日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二十

  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在甘肃考察时的讲话)

二十一

  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2019年9月12日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的讲话)

二十二

  这次考察第一站就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目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二十三

  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二十四

  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鄂豫皖苏区28年浴血奋战,20万大别山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册的烈士就达13万多,当时人口不足10万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而牺牲。河南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杨靖宇、彭雪枫、吉鸿昌等都是出自河南的英雄烈士。要抓好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实效,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二十五

  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我多次瞻仰党的一大会址,每次都有很深的感触。上海要把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2019年11月3日在上海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二十六

  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懂得党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贵,理解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二十七

  山西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为山西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2020年5月12日在山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二十八

  1935年毛主席率领红军转战宁夏,留下了“单家集夜话”的红色佳话。1936年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你们要用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020年6月10日在宁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二十九

  吉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解放战争时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围困长春”,党领导人民军队在这里奏响一曲曲胜利凯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吉林人民也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020年7月24日在吉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三十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020年9月18日在湖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三十一

  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年2月5日在贵州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三十二

  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2021年3月25日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

(来源:求是网)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习近平

  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看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封封电报、一个个故事,我的思想又受到一次深刻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2013年7月11日、12日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

(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吉林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浴血奋战,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吉林是这一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杨靖宇等抗日联军英烈就牺牲在这里。在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吉林人民为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个革命历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党的建设的宝贵资源。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要把抗联的历史发掘好、研究好、宣传好,组织好相关纪念活动,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凝聚正能量。

(2015年7月18日在吉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

(2015年12月28日、29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1926年,宁夏就建立了我们党的组织。红军长征和西征都曾转战宁夏,之后宁夏人民又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建设,为抗日战争、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我们去了将台堡,现场感受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历史场景,再一次受到深刻教育。我们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并用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2016年7月20日在宁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觉悟看似无形,关键时就会显现出强大力量。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要了解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文思想和发展阶段,特别是要了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我们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十一

  你们在信中说,村里的老人常给你们讲照金的革命历史,这片红色的土地让你们骄傲和自豪。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2018年5月30日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

十二

  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十三

  要通过展览,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的理论是正确的、党中央确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是正确的,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018年11月13日在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十四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五

  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2019年4月15日至17日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的讲话)

十六

  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9年5月20日至22日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的讲话)

十七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前几天,我去了江西于都,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目的是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十八

  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

十九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二十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你们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更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全党即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2021年2月18日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

二十一

  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2021年3月25日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

(来源:求是网)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综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党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

  总书记这一精辟论述,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高度概括。

  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的人民领袖,无论是在基层、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都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无论是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还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百姓、情系人民。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总书记深情的话语,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00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总书记强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党和人民把历史重任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在这个时刻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正当其时。”

  总书记强调:“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特别意义在于,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前几天,我去了江西于都,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目的是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而是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

  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

  2021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乌蒙深处,乌江岸边,总书记陷入了沉思:“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

  “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党的旗帜上。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多少奇迹,取得了多少丰功伟绩,不容易啊!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努力,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

  总书记强调:“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主席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2014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大家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自觉打掉心里的小算盘。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谋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神圣职责,也是发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2017年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我们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

  今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总书记强调,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郑板桥有一首诗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发展水平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高的问题,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

  总书记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总书记强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其中第二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020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总书记强调:“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邓小平同志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做到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创造的。”2017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中国人民拥有伟大梦想,更拥有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吃苦耐劳、实干苦干的伟大精神。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脊梁。”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总书记强调:“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

  总书记深情地说:“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中国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情进行顽强斗争。中国广大医务人员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这种高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洪抢险斗争再次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和风险挑战面前,广大人民群众总是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顽强奋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都是人民的胜利!人民是真正的英雄!”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强调。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人民军队的力量,根基在人民。”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就一定能够激发出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够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4亿多中国人民的力量。

  “改革是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已经创造了无数辉煌。我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

  2014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我们的目标越伟大,我们的使命越艰巨,就越需要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向着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奋勇前进!”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十分伟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

  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

  总书记强调:“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指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今天,我还要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

  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新中国70年何等辉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雄心、有自信继续奋斗,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指出,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今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我反复强调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强调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这是有很深考虑的。”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大家想一想,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总书记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扫除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坚持不懈整治‘四风’,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20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考察调研。1934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留下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开展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情况。

  “‘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总书记指出,“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工人、农民、兵士以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出路在共产党主张的苏维埃红军,我们一定会胜利。今天,我们更要坚定道路自信,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今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要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书记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多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一定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源:人民网)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强调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础。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坚定豪迈,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百年求索、百年奋斗的内在关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道路前进的坚毅和执着。

  百年历程,许多人和事仍然历历在目,许多呐喊和高歌犹在耳旁。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我们有义务用胜利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我们有责任让历史告诉未来: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

(一)

  历史的偶然中往往带着必然。19世纪40年代,古老的中国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中国命运从此进入前所未有的悲惨境地。几乎是同样的年代,在资本主义发展方兴未艾的欧洲,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解放进步事业的伟大探索。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这句诗,字字血泪、字字彷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救亡图存之路;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种种西方的理论和学说都被引进作为强国富民的药方。一个个方案都试过了,却又屡屡化为泡影。一条条道路都探寻了,却撞得头破血流。“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列强横行、军阀混战,人民水深火热,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戳穿了资本主义文明看似美好的幻象。无数仁人志士一次次地用生命和灵魂发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民族的希望在哪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一场伟大的历史之约,这是一个郑重的历史之诺!封建社会上千年来的枷锁太严密,非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造不能除旧布新。帝国主义带给中国人的压迫太沉重,非动员几万万劳苦大众的伟力不能与之相抗。

  李大钊赞叹:“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陈独秀宣示:“十八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二十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他们极口痛骂;但是后来的历史家都要把他们当做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年轻的毛泽东疾呼:“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

  1920年乍暖还寒的春天,29岁的陈望道在老家浙江义乌分水塘的柴房里,废寝忘食两个月,第一次完整译出了《共产党宣言》,首印1000册即刻售罄,到1926年重印再版达17次之多。先进的、不屈的中国人经过反复比较、反复推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作为始终不渝的志向。

  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胸怀着信念、嘱托和梦想,在上海石库门的旭日里、在嘉兴南湖的碧波中毅然起航。从此以后,社会主义的火种就在东方点燃,曾经困顿无望的中国就有了方向!

(二)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员夏明翰在汉口被捕,英勇就义前给妻子写信诀别:“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在那些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像夏明翰这样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九死而不悔、坚信革命理想一定会实现的烈士,何止千千万万。他们一旦认定了信仰和主义,就再也没有彷徨过、动摇过,不惜用青春和鲜血浇灌“共产花开”。

  这个信仰和主义,闪耀着理想烛照人心的光芒。《共产党宣言》描绘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社会主义新世界里,人的价值居于第一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劳动光荣、劳工至上,人人平等富足,彼此亲如一家……这是超越资本主义世界的新世界,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向往的“天下大同”,吸引着无数先进分子心驰之、神往之、践行之。

  这个信仰和主义,揭示着社会发展演化的规律。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生、逆之者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潮流。经过科学理论武装、掌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党,就具备了引领社会变革、推进正义事业的自觉,就具备了无坚不摧、百折不挠的力量。

  这个信仰和主义,指引着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鲜明提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定条件下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国革命要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进行……这些科学认识,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引领着中国革命澎湃向前。

  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我们党广泛发动工农群众,敢于突击冲锋,成功推进了北伐战争;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幸存的共产党人掩埋了被反动派屠杀的同伴的尸首,拿起武器、走进山林,投入新的战斗;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红军将士闯天险、战强敌,爬雪山、过草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完成了彪炳人类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党和人民用坚忍不拔、血战到底,书写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民族壮歌,取得了抵御外侮的最终胜利;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只用三年时间就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800万军队,彰显了什么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28年浴血奋战,28年砥砺前行,我们的国家从任人欺辱的“东亚病夫”变成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东方醒狮”,我们的人民从做牛做马的奴隶变成扬眉吐气的主人。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挽救中国的伟大实践,就是科学真理彰显力量的伟大历程!

(三)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我们要经过人民共和国,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结果,也标志着人类进步事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开启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东方的伟大时代。

  这是一个革故鼎新、改天换地的时代。面对重重困难考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以中国独有的形式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七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1954年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固定下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筑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四梁八柱”……在这个古老而青春的国度,中国人民建设着社会主义的巍巍大厦,品尝着幸福生活的滋味。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激情燃烧的时代。“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规划于清末的成渝铁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40多年里还是地图上一条虚线,1950年正式开工后只用两年就全线贯通;“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694个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打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治淮治黄、治理长江取得明显效果,农田水利建设在全国热火朝天铺开;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天花、霍乱、血吸虫病、疟疾、鼠疫等疾病,或被根除、或得到有效防治……新生的人民政权唤醒了巨大的生产力,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激活了人民的能量、促进了人民的福祉。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斗志昂扬的时代。为了和平,志愿军将士出国作战,谱写了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雄壮史诗;为摘掉“贫油少油”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带领钻井队战天斗地,“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整治“三害”,“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打牢国家自立自强的基石,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无数有名字的英雄和没有留下名字的英雄,用血肉之躯和坚强臂膀,扛起民族的责任、共和国的荣光。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没有笔直的大道可走,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我们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以载入中华民族和人类史册的奇迹。我们凭着“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凭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勇气,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描绘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最美图画。我们也曾在摸索探求的路上,遭受“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挫折,惨痛教训值得永远汲取。

  无论平坦还是崎岖,无论阳光还是风雨,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脚步始终向前。历史已经证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四)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回荡在中国上空的历史之问,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止作答。从深刻揭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十大关系”,到及时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到鲜明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无不是宝贵的探索、艰难的行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矢志推进新的伟大革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施行,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形成,蕴藏在广大人民中的活力创造力充分迸发。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和现代化分步走战略,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紧密联系、不可偏废。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社会主义理想插上现实的翅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一路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稳居世界第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已经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神州大地面貌日新月异,公路成网、铁路密布、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坝矗立、大桥巍峨,天堑变通途;中国还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洪涝、雨雪冰冻、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非典等重大疫病,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严峻考验,风雨过后更见气度从容、身姿挺拔。

  在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华大地汹涌澎湃的伟大实践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让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五)

  雄伟壮丽的社会主义事业,凝结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和付出奉献,负载着多少先哲英烈的寄托与热望。当历史的接力棒再次传递,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全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的中国,理想的旗帜鲜艳高扬。面对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揽全局、应变局、开新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牢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空前高涨。

  新时代的中国,发展的动力深厚强劲。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日益完善,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目标愈加清晰。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的地位充分彰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初心的回响穿越时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铿锵的宣示淬铁成钉。为了实现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千年夙愿,党领导人民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全力投入,东西部协作精准对接,社会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户户贫困乡亲感受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一座座寂静的深山涌动着生机和希望。

  新时代的中国,团结的力量一往无前。面对科技的高峰,我们从不退缩。嫦娥飞天、蛟龙入海、天眼观星、北斗组网,就在前不久,“祝融”号火星车经过295天的旅程,成功登陆火星。面对霸凌和打压,我们从未屈服,全党全国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攒成一股劲、拧成一股绳。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集体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14亿中国人心手相连、守家护国,创造了人类抗疫斗争史上的伟大奇迹……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得到极大彰显。

  天地有正气,浩然塞苍冥。如果说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的正义事业、崇高的价值追求,赋予了新时代以最鲜明的底色、最厚重的底气;那么,新时代就以它最波澜壮阔的实践,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以新的思想维度、新的历史高度。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广西全州,瞻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他动情地说,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要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

  回望八十七年前,长征路上、湘江岸边,无数红军战士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鏖战拼杀,用鲜血染红了漫漫征程、滚滚江水。这些大多二十来岁、甚至只有十五六岁的战士们,视死而如归、乐观而顽强,就是因为胸怀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憧憬。这是一个党永生不灭的基因,是一个民族由衰而兴的密码。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百年来一切先辈和英魂的是:此时此刻,社会主义的阳光正映照在奋斗者的身影中、孩子们的笑脸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正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必将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更大奇迹,必将实现共产党人最崇高的伟大理想!(来源:人民网)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1516年出版的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静静躺在展柜里。同时留在这座博物馆图书阅览室地板上的,是一位伟人厚重的足印。正是这位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

  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向世界宣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一)

  走进江苏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誓言格外醒目。

  中国共产党这个百折不回的寻路者、大勇无畏的开路人,面对种种考验、重重难关,以愚公移山的坚定、精卫填海的奉献,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险峻而壮丽、艰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这是一条在历史洪流中扭转民族命运、书写人间奇迹的奋斗之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彷徨困顿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柳暗花明”。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的伟大实践。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我们建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面对民族复兴和世界变局的交织激荡,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总体布局、确立战略布局,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是一条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得民心、顺民意、惠民利的初心之路。“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把青春和生命、鲜血和汗水,倾注在这片可爱的土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让幸福的阳光洒遍神州每一个角落,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25.5万个驻村工作队挺进一线,近200万名乡镇干部、数百万村干部倾力奋战,八年时间实现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是党、人民、民族的伟大光荣,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标志着中华民族向着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

  这是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探索建设现代化的创造之路。现代化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潮流,也寄托着马克思主义先驱对理想社会的期许。错失了工业革命机遇的中国,从所谓“天朝上国”跌落成任人宰割的“鱼肉”。严复著《原强》《辟韩》,郭嵩焘著《使西纪程》,孙中山著《建国方略》,都见证着对现代化的希望和失望。只有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根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祸根,实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改造,才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从“四个现代化”目标到“三步走”战略,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党领导人民不但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而且探索开辟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

  这是一条始终保持革命精神、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锻造之路。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把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凝聚起来,不能不依靠有理想、有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宏伟的目标、艰巨的任务而奋斗,不能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创造力和战斗力。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两个务必”、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每到重大关头,党都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担当起历史的责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带领人民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革命性锻造引领新的伟大斗争。“打铁必须自身硬。”新时代共产党人用决心和勇气夯实了事业常青之基,用行动回答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世纪之问!

  2021年3月,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在《真理报》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经验证明,20世纪末社会主义的失利,并不是各种反共产主义者喜欢说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计划的失败’……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有能力应对时代的一切挑战,沿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前进”。

  中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宣告: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社会主义生机蓬勃、前途无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走得对、走得通,而且必将通往更加光明的未来!

(二)

  马克思主义为人间带回真理的火种,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启了真理之书的扉页。中国,以鲜活厚重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

  ——坚守:中国从未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过科学预测和设想。比如,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这些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百年峥嵘岁月,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处于高潮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劳动光荣、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坚持把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些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赓续了社会主义的基因血脉。

  ——发展:中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真理的旗帜、进行理论的创造,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历史课题、时代之问。这些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思想成果,深刻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极大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参天大树在世界东方根深叶茂。

  ——领航: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从现实的此岸通向梦想的彼岸,从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必定依靠揭示客观规律、洞察历史大势、回应时代呼声的科学理论。

  百年大江奔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当今世界动荡变革的历史变局之中,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历史的积淀、理想的坚守、开拓的勇毅,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实践的新革命、思想的新长征,结出了饱含中国精神、时代精华的硕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使人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

(三)

  从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书中的“太阳城”,从摩莱里苦心写就的《自然法典》,到欧文身体力行的“新和谐公社”,从只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类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制度形态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制度探索和实践,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建立体现社会主义原则的制度作为追求。无论是互助合作运动还是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无论是“三三制”还是“豆选法”,这些在革命根据地的早期实践,都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制度因素和价值理念,为建立新型国家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使我国国家制度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进入新时代,我们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党和国家制度建设“施工图”恢弘展开。从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等根本制度,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再到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性、支撑性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层次分明、系统完备,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国家治理中日益显现出巨大的制度效能。

  危机是制度的试金石。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党领导人民不惜一切代价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以最快速度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在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确保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并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的背后,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是同舟共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是心系世界人民安危福祉的国际主义精神!

  德国政治家埃贡·克伦茨这样评价:中国应对这场全球性危机的方式方法,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资本主义世界的旧药方已经不受欢迎,重心正在发生偏移。阿根廷学者马塞洛·罗德里格斯这样写道:这场危机再次凸显了两种理念之争,一种是资本主义,将所有社会关系都商品化,倡导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剥削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另一种是社会主义,倡导健康、教育、文化等不是市场上可交易的商品,而是人民的权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伟大成就,矗立起人类制度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源自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历经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融入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时刻形塑着亿万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悠远的文明传承是她的基因。今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语重心长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赋予了我们党百折不挠的顽强与坚韧;中华文化特有的气质和禀赋,赋予了我们党质朴刚健、艰苦奋斗的宝贵品格;华夏先人对天下大同的追求向往,赋予了我们党心系苍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襟。凝结着人类思想精华的马克思主义,激活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的伟大文明,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丰富的养分和深厚的动力。

  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是她的本色。在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进程中,不但书写了足以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而且铸就了可歌可泣、光照千秋的伟大精神。上海兴业路的石库门,嘉兴南湖的红船,井冈山麓的八角楼,长征路上的大渡桥,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戈壁深处的“两弹一星”科研基地,深圳的莲花山,荆江大堤的抗洪纪念碑,汶川地震后建成的新城,旧貌换新颜的湘西十八洞村……这些早已不只是闻名中外的地理标识,更已成为中华民族不甘落后、拼搏奋斗的精神图腾。每当风雨来袭,每当挑战来临,中国人民都在精神之旅中坚定信心、鼓足勇气,凝聚起众志成城、一往无前的磅礴伟力。

  社会主义不但要提高物质生产力、也要提高精神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时代的中国,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事业、产业蓬勃发展,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电影诉说着家国的情怀,《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山海情》等电视剧拨动着人民的心弦,《不忘初心》《天耀中华》《沂蒙山》《大地颂歌》等主题作品传扬着时代的旋律,更有那一支支乌兰牧骑活跃在边疆草原,一支支文艺志愿小分队扎根在工厂田间,一部部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一切,构成了激荡人心的时代协奏、感动世界的中国交响。

  这是人民蓬勃向上的中国,这是文化繁盛绚丽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新时代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华民族为人类贡献的文明瑰宝!

  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面向未来,中国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让这个正义而充满前途的事业迸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来源:人民网)

 

 

 

 

  

 

 

 

 

 

发: 各镇街、开发区、丁字湾度假区,市直各部门,垂直管理部门,省烟驻莱各单位。

责任编校:李春慧                                 签发:王忠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