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固定栏目 > 政策文件库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11370682004276012B/2021-00436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成文日期: 2021-02-03 发布日期: 2021-02-03
发文机关: 莱阳市政府办公室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莱阳 应急管理 体裁分类:

莱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等6个工作要点的通知

浏览量:    

字号:

莱政办发〔2021〕1号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丁字湾度假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垂直管理部门,省烟驻莱各单位:

《2021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2021年全市服务业工作要点》《2021年全市现代农业工作要点》《2021年全市双招双引工作要点》《2021年全市工业工作要点》《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莱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2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1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作目标是: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减少一般事故,降低自然灾害损失,保障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抓牢守好安全生产基本盘

1.压实党政领导责任。抓好《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莱阳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落实,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

2.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督促各镇街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和重点区域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和制度措施清单,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3.压实部门监管责任。修订《莱阳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完善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述职制度,用好用活安全生产督导书、督导考核制度,督促各部门认真落实“三个必须”责任,构建“职责明晰、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的监管机制。

4.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安全培训等“五到位”措施,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提高企业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能力。

5.狠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总抓手,深入开展百日攻坚等各项活动,组织16个部门持续推进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攻坚治理,提升行业领域监管能力。

6.推进双体系与标准化建设融合开展。推进165家企业双体系和标准化工作同步建设、有效运行,破解“两张皮”问题;推动企业建立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形成以自律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7.严格危化品安全管控。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持续开展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莱阳化工产业园规范化安全管理验收考核工作,强化危化品企业开复工环节安全监管,针对季节性特点和节假日开展重点时期专项检查,开展化工和危化品企业反“三违”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8.严格非煤矿山安全管控。扎实开展安全诊断性检查、重点时段和关键部位环节专项检查,落实汛期驻矿督导制度,不断夯实安全基础;落实各部门监管职能,组织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指导监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关闭工作,并做好后续监督检查,巩固专项治理成效。

9.严格工商贸安全管控。以涉氨制冷、涉爆粉尘、金属冶炼等为重点行业,以制冷、除尘、喷涂等为重点部位,以热氨融霜、检维修、动火施工等为重点作业,开展工贸行业配套危化设施专项治理,开展外包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开展地表污水处理设施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持续提升工商贸行业安全保障能力。

10.严格烟花爆竹安全管控。按照省、烟统一部署,遵循“保障安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升标准、总量压减”的原则,开展好烟花爆竹连锁经营,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春节等销售旺季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11.严格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结合莱阳实际,编制莱阳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计划。同时,根据“双随机一公开”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12.推进“智慧应急”建设。以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为平台,建立完善以安全生产风险、城市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为主的风险信息系统,以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点为主的在线监控信息系统,以应急预案、队伍、物资为主的应急处置信息系统,健全完善各功能模块,提高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突能力。

13.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数据共享,完善多部门风险会商研判机制,实现应急指挥的协同联动,加快形成“综合协调、分类管理、条块结合、联动响应、反应灵敏”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新格局。

14.强化预案管理和应急值守工作。完善全市综合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实施“实战化”演练,磨合各要素间配合,提升应急演练质量,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应急演练周”集中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健全指挥值班制度,加强值班值守,确保第一时间有力处置突发事件。

三、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15.提升城市风险监测救援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推进风险监测、预警、分析等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感知处理能力,逐步实现与高危行业企业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城市内高风险点位监测监控系统等端口连接和数据共享,开展在线监管和网上巡查,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水平。强化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应急救援站、微型消防站建设,强化救援的协同联动,提升快速救援能力。

四、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6.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学习教育和培训,强化法治思维,提高法治素养。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互联网+执法检查”工作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红黑榜”发布及联合惩戒激励机制,及时公开联合奖惩和执法信息,不断健全企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17.加强应急管理政务服务。持续深化应急管理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应急管理“减证便民”,扎实抓好烟台市委托下放4个行政许可事项承接工作,严格执行审批标准和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口。

18.强化规划引领。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以及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因地制宜,扎实做好项目科学研究论证,推进全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管控和防治能力提高。

19.发挥保险作用。加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宣传力度,指导做好投保、理赔工作;开展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安责险投保等执法检查,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办好。

五、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

20.创新教育培训工作。实施“能力提升工程”,以法律法规、主体责任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主要负责人法治意识培训;以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整改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专(兼)职安全员安全管理培训;以岗位安全技术、岗位隐患排查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关键岗位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实施分行业、分专业、多批次“封闭”培训、“闭卷”考核,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操作水平。

21.完善应急管理宣教体系。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分阶段建设安全科普警示教育基地,逐步实现全域、全民“全覆盖、轮训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集中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抓好安全生产,实现全民讲安全、全民守安全,不断提升市民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22.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立莱阳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资金、人员培训、工作责任等,全面开展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23.完善《莱阳市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进一步理顺各防指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市防指成员单位包镇街责任制等各项防汛责任制度。部署开展“各单位防汛工作自查、重点行业领域排查、市防指成员单位分包督查”三个层面的防汛综合检查工作。主汛期采取集中调度、多部门联动等举措,进一步强化信息共享、救援保障、应急值守等工作,确保防汛抗旱工作圆满完成。

24.开展森林防火应急处置。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全面掌握全市森林火险等级等各类信息,适时开展森林火灾督导检查;加强市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加强救援装备、物资保障,强化队伍日常训练,提高作战能力,确保有效及时处置森林火灾险情。

25.统筹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用好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组织相关部门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和救灾物资储备,推进物资保障社会化服务,完成救灾物资系统录入,建立信息共享的物资储备体系。

26.强化灾害评估、登记、救助工作。加强查灾、报灾及救灾工作,完善市、镇、村三级救助体系,强化自然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灾害影响评估、灾民信息登记、救灾信息报送、受灾人员救助等工作,确保评估准确、救助及时,切实发挥救灾物资的民生保障作用。

七、打造素质过硬应急队伍

27.加快各类救援队伍建设。强化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实景救援演练,提高区域内快速反应救援能力;整合辖区内巨力、春雪等化工、制冷专业救援力量,协调工化旅等部队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等民间救援力量,同时,发挥专家的专业技术优势,构建“政府主导、多元联动、协同配合”的应急机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28.全面提升应急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组织开展应急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异地执法互查等,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整合优化镇街应急管理力量,建立以安全监管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层应急管理队伍,按照省、烟要求,推进镇街应急管理队伍标准化建设。

2021年全市服务业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具有莱阳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奋力开创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品质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培育新兴消费热点,提升发展文化旅游、医养健康、商贸住餐等产业,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供给规模和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1.文化旅游业。以《莱阳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引领,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滨海旅游、乡村旅游为核心,打造滨海度假游、滨河休闲游、恐龙研学游、美丽乡村游、特色工业游等旅游精品,做足、做活全域旅游文章。一是聚力旅游龙头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恒大世纪文化城、文化旅游城、梨花集文旅小镇、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依托恒大世纪文化城、文化旅游城,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全室内、全天候、全季节”顶级旅游综合体。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和运营商参与文化旅游开发和运营,加快推进鲁商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实施。二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乡村旅游。重点办好梨花节、樱花节、梨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培育濯村、南张夼、李家沟等具有乡村旅游资源禀赋的特色村庄,打造乡村旅游振兴的齐鲁样板。三是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本土地域文化,以建党百年华诞为契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编创一批文艺精品。四是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完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加快莱阳市民文化中心建设,完善通借通还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提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打造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开展艺术欣赏、在线展览、线上阅读等线上活动,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牵头单位: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宣传部、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文联、电视台、今日莱阳报社等部门和相关镇街)

2.健康养老产业。继续坚持以聚焦重点、对标一流、突出一体化发展方向为指引,进一步提升综合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统筹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及社会各方面资源,推动健康养老业创新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坚持医养融合,加快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发展现状的医养结合“莱阳模式”,注重养老服务、医疗服务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科学布局养老服务业发展项目,全力抓好亲和源健康小镇、鸿福莱文旅康养小镇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主城区、丁字湾新区和姜疃等重点区域高端医养中心项目引进工作。依托威德健康小镇、亲和源健康小镇等项目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四宜小镇”白龙河医养健康产业区,延伸“居住养老+健康生活+医疗康复”休闲康养产业链,逐步构筑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坚持多元驱动,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业持续发展。集中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健康养老品牌项目,初步形成服务模式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医疗、康复、养老资源,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卫生、助残等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布局、互补共享。引导社会力量管理运营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进一步完善莱阳市鸿杰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虚拟养老院”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发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持续推进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民政局、发展改革局等部门和相关镇街)

3.商贸流通和住宿餐饮业。一是依托正源百货、万达广场、旌旗广场等消费商圈,推动现有商业提档升级,推进绿城新天地等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支持特色街区发展,打造北起马山路、南至荆山路,东起文昌路、西至白龙路的中心商贸区。二是继续培育壮大商贸流通市场。扶持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专业市场加快智能化改造,努力搭建扩大消费平台,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以“迎春促销月”为突破口,积极引入新兴消费产品和品牌企业参与,采取线上与线下、产品与服务、企业与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三是加快传统市场改造步伐,打造城市民生新名片。加快小商品批发市场、商贸城(立交桥)片区改造进程;加大我市第一农贸市场、辛格庄农贸市场招商力度;推进新建富水农贸市场和姚格庄农贸市场数字化改造项目建设,建立农副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市场现代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智慧化运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组织开展品牌市场培育年活动,不断提升专业市场品牌产品经营密集度,确保果蔬、二手车、机动车配件、煤炭类市场区域集散中心地位。四是着力发展商旅融合经济。以万达广场、大润发、莱阳商厦、盛隆街商业主体为依托,做好季节性夜间经济的引导工作。以旅游大发展带动商贸大繁荣,促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相关行业消费增长。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5.5%。(牵头单位:商务局,配合单位:发展改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和相关镇街)

(二)专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我市转型发展新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产业,以新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和业态创新,形成创新融合、高端集聚、高效辐射的发展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迈进,带动服务业升级换代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1.现代物流业。以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抓手,以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和城市配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快编制我市《现代物流业专项规划》,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一是培育壮大龙头物流企业。加快引进大型物流集团和知名第三方物流公司,培育形成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模式先进的枢纽运营企业。扶持和引导欧达、顺盛、交通、日日顺等基础条件较好的物流企业,鼓励其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实施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重组和并购。加快推进胶东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搭建智慧物流数据共享平台,布局一体化物流信息服务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省内最大、覆盖全国的区域性综合物流服务中心。二是合理布局冷链物流基地。推进谭格庄、沐浴店、龙旺庄等肉食、果蔬主产区冷链物流节点建设,支持浩运、益通等企业发展冷链运输和多温共配等服务模式,完善冷链网络终端建设,支持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农贸批发市场发展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加快引进自提柜、冷链储藏柜等新型社区化冷链配送设备。三是开拓发展电商物流。完善农村电商配送与综合服务体系,创新直销型、联盟型农村物流配送服务,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支持山汽、海尔等大型制造企业开展综合集成制造和分销配送业务,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智能城市物流。(牵头单位:发展改革局,配合单位:交通运输局、商务局、供销社等部门和相关镇街)

2.电子商务业。一是深入推进“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农旅一体化”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培育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以莱阳梨、莱胡参、莱阳芋头等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农产品品牌,积极与平台对接,拓展网销渠道,开展直播营销和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实现优质优价,帮助农民增收。二是推动传统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鼓励、指导各类传统企业向鲁花、龙大、春雪等龙头企业学习,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拓展线上营销空间,力争培育电商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3个。三是积极推动“电商换市”。鼓励、支持全市各类专业市场实施“电商换市”,指导市场业户积极应用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力争95%以上的专业市场利用电商拓展业务。四是加强电商培训和宣传。培养一批本土电商人才,营造浓厚电商发展氛围。年内力争实现网络零售额66亿元,同比增长20%。(牵头单位:商务局,配合单位:发展改革局、农业农村局、供销社、电视台、今日莱阳等单位和相关镇街)

3.现代金融业。一是优化金融发展布局。将财富中心及周边区域打造成金融服务聚集区,吸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集中落户,不断丰富金融业态,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效率。二是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搭建全方位政银企合作平台,深入推进金融辅导员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逐步扩大信贷周转资金规模。三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按照“抓行业、盯后备、促上市”原则,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对企业完善申报材料、上报辅导、报会等关键节点进行指导和服务,争取春雪食品上市、盛华科技申报辅导;多渠道筛选发掘优质企业资源,推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在场外市场挂牌,做好服务企业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推器”,力争新增上市挂牌公司1家以上。四是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抢抓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推动区域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提质增效。推动融资担保、信贷周转、应急纾困基金等业务同城化,加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构建完整高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体系,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前瞻性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牵头单位:市金融服务中心,配合单位:人民银行莱阳支行、银保监莱阳监管组、法院、发展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财政局等部门和相关镇街)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发挥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健全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全市服务业工作调度会,部署服务业重点工作;加快编制《莱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强对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服务业重点企业、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协调指导。

(二)强化人才支撑。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积极拓展服务外包、人才测评等高端服务项目,积极参与政府的人才引进、劳务用工等购买服务项目。年内,新引进2家以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各类大型人才招聘会6次以上。

(三)强化督查考核。加强对服务业目标责任制考核力度,修订完善服务业考核办法,科学有效地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每月通报、季度交流和年度考核机制。

附件:2021年全市服务业工作要点配档表

附件

2021年全市服务业工作要点配档表

序号

类别

重点工作

工作目标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备注

1

文化旅游业

聚力旅游龙头项目建设

高效推进恒大文化旅游城、世纪文化城、梨花集文旅小镇、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

文化和旅游局

丁字湾、住房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和运营商参与文化旅游开发和运营,加快推进鲁商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实施。

文化和旅游局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乡村旅游

重点办好梨花节、樱花节、梨文化节等节庆活动。

文化和旅游局

相关镇街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培育濯村、南张夼、李家沟等具有乡村旅游资源禀赋的特色村庄,打造乡村旅游振兴的齐鲁样板。

文化和旅游局

相关镇街


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

以建党百年华诞为契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编创一批文艺精品。

文化和旅游局

宣传部、文联、融媒体中心


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完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加快莱阳市民文化中心建设,完善通借通还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提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打造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

文化和旅游局

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镇街


2

健康养老业

坚持医养融合,加快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依托威德健康小镇、亲和源健康小镇等项目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四宜小镇”白龙河医养健康产业区,更好的满足老年群体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卫生健康局

民政局、发展改革局、相关镇街


坚持多元驱动,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业持续发展

进一步完善莱阳市鸿杰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虚拟养老院”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卫生健康局

民政局


3

商贸住餐业

推动现有商业提档升级

依托正源百货、万达广场等消费商圈,推动现有商业提档升级,支持特色街发展,打造北起马山路、南至荆山路,东起文昌路、西至白龙路的中心商贸区。

商务局

发展改革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管局


拉动内需、激活消费

以大润发、正源百货、万达广场等商超和商业综合体为重点,采取线上与线下、产品与服务、企业与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拉动内需、激活消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75亿元,增长5.5%。

商务局

综合行政执法局


夜间经济

以万达广场、大润发、莱阳商厦、盛隆街商业主体为依托,做好季节性夜间经济的引导工作。

商务局

发展改革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


加快传统市场改造步伐

推进新建富水农贸市场和姚格庄农贸市场数字化改造项目建设,建立农副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市场现代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智慧化运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商务局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


4

现代物流业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加快引进大型物流集团和知名第三方物流公司,扶持和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物流企业,集中进行政策支持和要素资源配置,加快推进胶东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

发展改革局

交通运输局、商务局、相关镇街


合理布局冷链物流基地

推进谭格庄、沐浴店、龙旺庄等肉食、果蔬主产区冷链物流节点建设,支持发展冷链运输和多温共配等服务模式

发展改革局

商务局、供销社、相关镇街


开拓发展电商物流

支持山汽、海尔等大型制造企业开展综合集成制造和分销配送业务,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智能城市物流

发展改革局

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5

电子商务业

深入推进“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农旅一体化”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培育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商务局

各镇街


以莱阳梨、大樱桃为切入点,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农产品品牌,积极与平台对接,拓展网销渠道,开展直播营销和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实现优质优价,帮助农民增收。

商务局

各镇街


推动传统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鼓励、指导各类传统企业向鲁花、春雪、龙大等龙头企业学习,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拓展线上营销空间,力争培育电商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3个。

商务局

各镇街


积极推动“电商换市”

鼓励、支持全市各类专业市场实施“电商换市”,指导市场业户积极应用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力争95%以上的专业市场利用电商拓展业务。

商务局

各镇街


加强电商培训和宣传

培养一批本土电商人才,营造浓厚电商发展氛围。

商务局

各镇街


6

现代金融业

优化金融发展布局

不断丰富金融业态,努力使全市金融业发展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互相促进的局面。

金融服务中心

人民银行莱阳支行、银保监莱阳监管组、各镇街


强化金融服务功能

搭建全方位政银企合作平台,深入推进金融辅导员制度,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

金融服务中心

人民银行莱阳支行、银保监莱阳监管组、工业和信息化局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

对企业完善申报材料、上报辅导、报会等关键节点进行指导和服务,争取春雪食品上市、盛华科技申报辅导,力争新增上市挂牌公司1家以上。适时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场外市场挂牌。

金融服务中心

发展改革局、财政局、相关镇街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构建完整高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体系,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前瞻性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服务中心

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街


2021年全市现代农业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现代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思想为指导,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各级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指示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度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全力推动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1.实施粮食稳产保供工程。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发挥49.6万亩粮食功能区作用,以花生-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和旱作节水栽培新技术,增加粮食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总产量50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总产量10万吨。(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镇街)

2.实施特色果业增效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2025年)》, 按照“提品质、保品牌、扩规模”的思路,加强与鲁商、新农创等大企业的合作,依托科研院所、大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莱阳梨一体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品牌化营销。年内,扶持建设莱阳梨脱毒苗木繁育基地;扶持建设500亩成方连片的老园改造示范点,辐射带动改造提升老劣梨园3500亩,支持新建莱阳梨现代集约栽培示范园。继续实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内新建县级、镇级示范园4个,改造老龄、郁闭果园面积不少于5万亩。对新高接换头的苹果园,以村为统计单位成方连片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对集中连片新发展现代栽培模式的苹果园达到2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600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镇街)

3.实施蔬菜产业提质工程。围绕农产品企业的加工原料需求,引导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配套建设绿色蔬菜原料基地1000亩。年内,新建露地标准化蔬菜基地集中连片面积达到200亩以上的,每建成一处奖补5万元。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加快设施蔬菜建设。每建成一个以物联网技术等智能管理系统为先导,集成温光自动调节、智能施肥、土质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科学智能、安全可靠、省工省时的10亩以上智慧设施大棚,每亩补助1万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镇街)

4.实施优势畜牧提升工程。积极落实稳定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山东龙大肉食股份有限公司等生猪养殖企业,加大生猪养殖基地建设,提高产能,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肉鸡产业,鼓励春雪、禾丰等肉鸡加工企业扩大调理食品生产能力,提升产业档次。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组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项目,扶持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促进奶牛产业健康发展。年内,全市生猪存栏达到60万头以上,肉鸡出栏达到7500万只以上,奶牛存栏稳定在1.9万头。(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镇街)

二、着力发展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5.加快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业企业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提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运行能力。年内,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申报烟台市级以上示范社和示范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规模化、制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镇街)

6.加快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挥龙大、鲁花、春雪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通过就业带动、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合理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发展“农业+”多业态,坚持以农为本、多方融合、相互促进,以产业升级、功能拓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恒润、青山胜景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和康养基地,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加快农业与休闲观光、农耕体验、节庆采摘、电子商务深度融合,促进立体化、复合式全产业链发展。(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贸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各镇街)

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要素集聚作用,抓好总投资5亿元的龙大调理及低温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力争9月底投达产。加快提升我市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年内投入499万元,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等设施14个。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2020年度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对以村为统计单位自筹资金建设连片面积达到200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每亩补助200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镇街)

三、深入实施质量兴农工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8.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种养方式转变,着力提升种养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水平。加强“莱阳梨”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推介,培育壮大“高格庄萝卜”“埠前黄瓜”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品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年内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6个以上。对通过农业部门认证的有机、绿色、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经营主体分别奖补3万元、2万元和1万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

9.提升农产品监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肥料、农药、种子、兽药、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年内抽查农业投入品样品200个以上。推进全市农资经营诚信体系建设,打造10家农资规范化经营示范店。加强镇街农产品质监站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扩大农产品监测品种和数量,加大对韭菜、芹菜等高风险产品专项督查力度。年内,投入150万元完成定量检测500批次,定性检测30000批次。按照“五有”(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有经费)和“六落地”(任务目标落地、岗位责任落地、巡查制度落地、检测筛查落地、宣传培训落地、应对处置落地)要求建设镇街标准化质监站,对建成的镇街给予3万元的奖补。(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镇街)

10.加强畜禽疫病防控工作。强化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全面开展疫情排查和消毒灭源,严格实行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年内监测血清学3000份,病原学2000份。继续做好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试点推广,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畜牧兽医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镇街)

11.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大力推广生物发酵、有机肥加工等处理技术,促进畜禽粪污就近就地低成本还田利用。年内,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秸秆的回收综合利用,确保秸秆利用率达到95%以上;做好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农膜和棚膜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综合利用。年内投入120万元,做好苹果种植区的反光膜清理回收。大力推广有机肥应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巩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果。(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镇街)

四、着力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激发农业农村内在动力

12.加强农业人才培育。按照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相关工作要求,严格按照程序做好我市相关工作。依托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抓好3个市级示范基地和18个镇街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科技示范户1000人次以上;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年内投入120万元,培育高素质农民300人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13.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全力服务农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协调村庄依法有序做好土地流转,全力保障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对成方连片新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00亩以上并从事特色农业种植的村庄,给予每亩100元补贴。(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镇街)

14.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业机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着力抓好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秸秆处理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年内,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镇街)

15.强化双招双引。鼓励和支持镇街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有资金、有市场、有技术的大企业,参与建设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发展智慧大棚、创意农业、智慧工厂、智能物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我市现代农业“升级版”。(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商贸市场发展服务中心、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各镇街)

16.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等补贴政策。协调保险公司做好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查勘定损和防灾减损等各项保险服务工作,最大程度降低农户损失,保障农民利益最大化。(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镇街)

附件:2021年全市现代农业工作要点配档表

附件

2021年全市现代农业工作要点配档表

序号

事项名称

年度任务目标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1

实施特色果业

增效工程

扶持建设莱阳梨脱毒苗木繁育基地

市农业农村局

市财政局、各镇街

12月31日

2

扶持建设500亩成方连片的老劣梨园改造示范点

市财政局、各镇街

5月31日

3

扶持新建莱阳梨现代集约栽培示范园

市财政局、各镇街

9月30日

4

新建县级苹果示范园1个、镇级示苹果范园3个

市财政局、各镇街

12月31日

5

完成老龄、郁闭果园改造面积5万亩

市财政局、各镇街

12月31日

6

实施优势畜牧

提升工程

全市生猪存栏达到60万头以上

各镇街

12月31日

7

肉鸡出栏达到7500万只以上

各镇街

12月31日

8

奶牛存栏稳定在1.9万头

各镇街

12月31日

9

实施质量兴农

工程

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6个

市农业农村局

市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

12月31日

10

年内抽查农业投入品样品200个以上

各镇街

12月31日

11

完成定量检测500批次,定性检测30000批次

市财政局、各镇街

12月31日

12

年内监测血清学3000份,病原学2000份

各镇街

12月31日

13

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市财政局、各镇街

12月31日

14

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各镇街

12月31日

15

秸秆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各镇街

12月31日

16

实施农业人才

培育工程

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科技示范户1000人次以上

市财政局、各镇街

12月31日

17

培育高素质农民300人以上

市财政局、各镇街

12月31日

18

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

12月31日

2021年全市双招双引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双招双引”工作将立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我市经济形成新发展格局,确保为全市“十四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全年力争合同使用市外资金、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各增长10%以上,合同使用外资、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步增长,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三类500强项目10个以上。新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急需紧缺人才1000名以上。

一、突出重点领域,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以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坚持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做好“增量变革,存量崛起”,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注重链条招商,赋能先进制造业生态系统建设。以培育千亿级绿色食品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3个三百亿级产业集群为发展目标,围绕产业链垂直整合、水平分工、要素融合三个类型,以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重点,持续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绿色食品产业以改造提升为重点,着力引进保健饮料、休闲食品、调理食品等高附加值产业项目,推进龙大肉食绿色健康肉制品深加工、禾丰调理食品等重点项目进展,加速推动由食品加工向食品制造转变。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膨胀壮大为重点,围绕山东汽车、舒驰客车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突出动力总成、电控电驱等关键零部件领域项目的招引,着重推动法斯特变速箱、舒驰中机新能源合作等项目,构建全链条的产业生态体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海尔智慧厨电、昇辉电子等龙头企业,开展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全面解析、走访、招引,同时延伸招引航空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关联企业,推进艾美依航空装备制造、英特丽SMT贴片等重点项目,努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集群集聚发展的新局面。高端化工产业围绕化工产业园的布局和优势,以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项目为重点招引对象,深化与张江药谷、上海医工院的合作,依托其创新平台、科研力量,孵化培育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企业;加速推进万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多维药业产业园等产业带动性强、财税贡献度高的大项目,争取早签约、早落地,推动化工产业园由传统化工向高端化工的全面转型。(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投资促进中心、经济开发区、相关招商部门、各镇街)

(二)放大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一批新型服务业态。围绕国家、省鼓励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领域及新业态,发挥好“梨龙拳”、五龙河等特色资源和胶东半岛枢纽城市的地理优势,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重点引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云服务、大数据等项目,加速推进国际绿色食品城、双科能源小镇、鲁商田园综合体、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为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提供强力支撑。生活性服务业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丰富服务产品种类,提高质量,扩大供给,着重引进医疗保健、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等项目,扎实推进恒大文化旅游城、威德康养小镇、亲和源康养小镇、新鸥鹏教育城等重点项目,全面提高满足群众多样化、品质化需求的能力。(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和旅游局、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相关招商部门、各镇街)

(三)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参与重大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好我市外资外贸企业多的基础优势、距日韩近的地理优势、制造业门类全的产业优势,将外资参股、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嫁接到项目谈判过程,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城投公司的平台作用,坚持“以市场招商,以资源引资”,探索土地、资金入股、EPC(工程总承包)等方式,积极邀请有外资渠道和实力强的国内外大公司参与我市市政公用设施、片区综合开发、特色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从土地一级整理,到产业导入、项目开发,推动外资逐步由商住地产向标准厂房建设、园区整体开发运营等工业地产转换,实现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稳步增长、质量显著提升。(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各镇街、相关招商部门)

二、强化招引举措,力促招引质效新提升

深入研判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持续健全完善双招双引体制机制,为进一步扩大我市招商引资的成果夯实基础。

(一)统筹项目布局,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围绕“两区一带”总体布局,发挥好特色园区、专业园区、综合片区对产业的聚集吸引和招商主阵地作用,坚持依托片区找项目,以项目促进片区发展的工作思路,合力招引、统筹布局,通过完善土地保障、财税分成等机制,鼓励各镇街、招商部门按照项目类别以“飞地”模式优先向主城区、经济开发区、丁字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和化工园区、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园、食品工业园等区域及特色园区布局,实现产业项目在市域内有序流转。

(二)深化市场化招商,构建多维度招商格局。充分发挥协会、商会、专业招商机构等各类群体信息资源多的优势,年内争取与上海东方龙商务、谷川联行等5家以上专业招商机构签署委托招商协议,与深圳烟台商会、日本贸易振兴公社、韩国中小企业协会等10家以上国内外投资促进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延伸招商触角,扩大招商层面,借助专业力量突破项目招引;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与机械工业协会、化工产业协会等对口行业协会联系,争取其为我市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各镇街要用足用活乡贤资源,打好亲情牌、用好乡邻情,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资源最优化、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

(三)强化产业招商,提高招引精准化水平。按照产业分析、项目论证、对接跟踪、服务保障四个环节,优化招商引资流程,分别由行业主管部门、镇街园区及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产业分析组、项目研判组、跟踪推进组、服务保障组”四个招商引资专班;由“产业分析组”牵头组织开展“百企百商”走访活动,逐一梳理、分析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及投资趋势,做到产业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同时,借力本土企业家的专业知识、人脉关系,年内各镇街、招商部门开展产业链专题对接招商不少于10次,推动现有企业与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和院校院所对接合作,实现内外资、产学研融合发展。

(四)完善要素保障,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培训,通过聘请专家教授授课、邀请资深人士传经、实地参观学习、实战研讨等形式,年内分层次、分批次举办集中培训和各类专题培训10次以上,推动建立招商引资常态化培训制度;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构建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市规划、项目线索、土地要素、闲置厂房、惠企政策、投资资源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交流共享,年内建成全市招商引资资源库。

(五)健全考核机制,调动各级招商积极性。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科学设置考核环节和考核内容,丰富维度、拓展广度、优化权重,对实际使用外资等重点指标采取季度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月调度进展情况与实际到位资金相结合;增加对各招商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招商引资职责的考核,精细化操作、专业化推进,对招商引资进行全程化、常态化考核。

三、推进产才融合,提升人才发展成效

(一)在机制上固根本,为人才招引提供强支撑。优化招才引智长效机制,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各个环节,科学制定《莱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绘制“十四五”人才发展蓝图。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人才需求,建立“人才订单”,绘制《全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建立招才引智项目机制,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确定至少1项重点人才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深化双招双引协同机制,主动服务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和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推行“招商+人才”双推介服务,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同步招才引智,实现产才同频共振、互促共赢,推进产才融合发展。

(二)在外引上扬优势,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发挥产业聚才优势,依托全市绿色食品、高端化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扩大“走出去”拜访专家与“请进来”对接洽谈,分产业、分领域举办层次高、影响力强的大型招才引智活动。做大“云+”引才新模式,确定2—3条重点引才路线,举办“名企名校行”“校园直通车”等引才活动,组织企业开展“组团”靶向引才,积极宣传全市产业发展和招才引智政策,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外专人才等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发挥乡情引才优势,积极挖掘莱阳籍在外优秀人才,完善在外英才数据库,通过设立青鸟驿站、在外人才回引联络处等平台,主动加强联系,依托重点节会举办梨乡学子家乡行、雁归梨乡大会等活动,引导在外人才和家乡企业“联姻”开展技术攻关与合作,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就业。发挥市场化引才优势,突出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与省高促会、猎头公司等第三方合作,以驻外办事处、在外商会、人才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为桥梁,共建人才交流中心、招才引智工作站,拓展全市引才外延。

(三)在内育上出实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实施梧桐林计划,强化平台聚才汇才作用,发挥鲁花、龙大等龙头骨干企业优势,深化与中科院、农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设立院士工作站、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探索在京沪等产业人才密集区设立离岸创新基地、产业孵化基地,扶持有条件企业积极申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人才创新平台,提升全市人才发展支撑力。实施人才育苗计划,摸排储备一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双百计划”等申报人选,实施跟踪培养,对符合条件的积极申报上级人才工程,加快提升人才发展层次,力争在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申报上实现突破。实施典型培养计划,举办创业大赛、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评”,选拔一批优秀本土人才。依托返乡创业代表、农村电商人才建立乡村人才振兴创业示范基地,在全市不同层面选树一批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典型,讲好“莱阳人才故事”,营造识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四)在服务上提效能,为人才发展营造新环境。坚持“党建引领、成就人才”原则,在全市重点园区、企业创建“红色科技创新人才服务联盟”,定期开展政策推介、项目对接、业务培训等活动,为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技术、资金、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探索开展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推广“莱阳人才之家”服务平台和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为人才落户、项目申报等提供全链条服务。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举办青年人才联谊交流会等活动,用好“人才贷”等各类人才政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打造安心舒心、暖心贴心的人才发展环境。

附件:莱阳市2021年双招双引工作配档表

附件

莱阳市2021年双招双引工作配档表

序号

重点工作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备注

1

全年力争合同使用市外资金、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各增长10%以上,合同使用外资、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步增长,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三类500强项目10个以上

2021年底

投资促进中心

各镇街、各招商单位


2

新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急需紧缺人才1000名以上

2021年底

高层次人才

管理服务中心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街


3

绿色食品产业着力引进保健饮料、休闲食品、调理食品等高附加值产业项目,推进龙大肉食绿色健康肉制品深加工、禾丰调理食品等重点项目进展

2021年底

商务局

投资促进中心

发展和改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龙旺庄、姜疃、相关镇街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围绕山东汽车、舒驰客车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突出动力总成、电控电驱等关键零部件领域项目的招引,着重推动法斯特变速箱、舒驰中机新能源合作等项目,构建全链条的产业生态体系

2021年底

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投资促进中心、经济开发区


5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海尔智慧厨电、昇辉电子等龙头企业,开展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走访、招引,同时延伸招引航空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关联企业,推进艾美依航空装备制造、英特丽SMT贴片等重点项目

2021年底

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投资促进中心、经济开发区


6

高端化工产业围绕化工产业园的布局和优势,以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项目为重点招引对象,深化与张江药谷、上海医工院的合作,孵化培育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企业;加速推进万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多维药业产业园等项目早签约、早落地

2021年底

经济开发区

发展和改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投资促进中心


7

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引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云服务、大数据等项目,加速推进国际绿色食品城、双科能源小镇、鲁商田园综合体、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2021年底

发展和改革局

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经济开发区、古柳、团旺、相关镇街、部门


8

生活性服务业着重引进医疗保健、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等项目,扎实推进恒大文化旅游城、威德康养小镇、亲和源康养小镇、新鸥鹏教育城等重点项目

2021年底

发展和改革局

卫生健康局、民政局、教育和体育局、文化和旅游局、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丁字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厢、古柳、相关镇街、部门


9

将外资参股、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嫁接到项目谈判过程;充分发挥好城投公司的平台作用,探索土地、资金入股、EPC(工程总承包)等方式,积极吸引外资参与重大基础建设

2021年底

投资促进中心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城投公司、经济开发区、丁字湾滨海旅游度假区、相关镇街、部门


10

坚持依托片区找项目,以项目促进片区发展的工作思路,合力招引、统筹布局,通过完善土地保障、财税分成等机制,鼓励各镇街、招商部门按照项目类别以“飞地”模式优先向功能区及特色园区布局

2021年底

投资促进中心

发展和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经济开发区、丁字湾滨海旅游度假区、相关镇街、招商部门


11

深化市场化招商,年内争取与上海东方龙商务、谷川联行等5家以上专业招商机构签署委托招商协议;与深圳烟台商会、日本贸易振兴公社等10家以上国内外投资促进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与机械工业协会、化工产业协会等对口行业协会联系;各镇街要用足用活乡贤资源进行亲情招商

2021年底

投资促进中心

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经济开发区、丁字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各镇街、招商部门


12

强化产业招商,提高招引精准化水平。由“产业分析组”牵头组织开展“百企百商”走访活动,做到产业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同时,借力本土企业家的专业知识、人脉关系,年内各镇街、招商部门开展产业链专题对接招商不少于10次

2021年底

投资促进中心

经济开发区、丁字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各镇街、招商部门


13

完善要素保障,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培训,年内分层次、分批次举办集中培训和各类专题培训10次以上;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构建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年内建成全市招商引资资源库

2021年底

投资促进中心

经济开发区、丁字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各镇街、招商部门


14

健全考核机制,对实际使用外资等重点指标采取季度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月调度进展情况与实际到位资金相结合;增加对各招商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招商引资职责的考核

2021年底

投资促进中心

各镇街、招商部门


15

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各个环节,科学制定《莱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

2021年底

高层次人才

管理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16

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建立“人才订单”,绘制《全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

2021年6月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高层次人才

管理服务中心

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改局


17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确定至少1项重点人才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2021年6月底

高层次人才

管理服务中心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18

推行“招商+人才”双推介服务,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同步招才引智

2021年底

投资促进中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中心


19

分产业、分领域举办层次高、影响力强的大型招才引智活动

2021年底

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中心

发改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

做大“云+”引才新模式,确定2—3条重点引才路线,举办“名企名校行”“校园直通车”等引才活动

2021年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各镇街


21

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外专人才等各类急需紧缺人才

2021年底

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教育和体育局、科技局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街


22

完善在外英才数据库,依托重点节会举办梨乡学子家乡行、雁归梨乡大会等活动

2021年底

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中心

团市委、教育和体育局、卫生健康局、各镇街


23

深化与中科院、农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设立院士工作站、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扶持有条件企业积极申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人才创新平台

2021年底

科技局

发改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4

摸排储备一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双百计划”等申报人选,对符合条件的积极申报上级人才工程

2021年底

高层次人才

管理服务中心

宣传部、发改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金融服务中心


25

举办创业大赛、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评”,选拔一批优秀本土人才

2021年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街


26

在全市重点园区、企业创建“红色科技创新人才服务联盟”,定期开展政策推介、项目对接、业务培训等活动

2021年底

高层次人才

管理服务中心

发改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7

推广“莱阳人才之家”服务平台和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

2021年底

高层次人才

管理服务中心

发改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8

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举办青年人才联谊交流会等活动,用好“人才贷”等各类人才政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2021年底

高层次人才

管理服务中心

团市委、教育和体育局、卫生健康局、金融服务中心、财政局


2021年全市工业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工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双莱”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努力适应新发展阶段、执行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发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以项目建设为统领,突出“双招双引”,加大信息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引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四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坚持效益为先导,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年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8%左右,营业收入增长5%以上,利润增长4.5%以上,工业用电量增长4.5%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推进产业培育,促进转型升级

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突出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重点产业,通过改造提升、扩大投入等措施,进一步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强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

1.巩固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挥产业规模优势,进一步巩固食品产业作为我市第一大产业的基础优势,以改造提升为重点,继续推动由食品加工向食品制造转变,加快产业提档升级。依托龙大、鲁花、春雪等重点企业,积极开展对外合资合作,不断壮大企业规模。扩大工业互联网在生产中的应用,加快企业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信息化改造。实施好龙大肉食绿色健康肉制品深加工、晓润食品、金和泰食品等项目。提高深加工食品、肉制品、调理食品、调味品、高端食用油、保健饮品、休闲食品等比重。以完善标准化、安全化、品牌化、追溯化为导向,巩固提升“中国绿色食品城”、“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品牌形象,进一步完善从种养到生产加工、仓储、冷链运输、现代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2.膨胀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全市汽车产业向轻量化、新能源化、智能互联网化方向升级。加快山汽商用车升级改造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做好市场开拓,增加产销量,扩大市场份额,年内产销轻卡3万辆,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探索与莱西、即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协同发展,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引进培育动力总成、电控系统、传动系统、轻量化车身等关键零部件,完善配套体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快启动舒驰新能源汽车二期续建项目,争取下半年投产,形成年产1万辆新能源客车和5000辆新能源物流运输车的产能。围绕整车生产,突出关键零部件领域招商,积极打造完善本地配套体系,推动构建全产业链,打造国内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基地。

3.改造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进好海尔智慧厨房电器产能提升工作,加快一期扩产项目投达产,形成年产300万台套厨电产品的产能。年内,生产烟机、灶具160万台套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围绕海尔厨电产业链加大配套企业和项目的引进力度,加快华鑫尔克电器、华耀玻璃制品、烟台海旭智能制造等项目进度,争取年内达产,提高配套企业本地化率。推进华源莱动大马力柴油机、杰瑞富耐克智能换热装备等项目建设进度,年内实现完工投产工作。加快昇辉智能科技艾美依航空装备制造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步伐。

4.大力发展高端化工产业。发挥化工产业园载体优势,坚持高质量、高标准,严把准入关,面向行业龙头、三类500强,吸引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发展前景好的精细化工企业进驻。加快推进烟台融晟功能新材料、中瑞化工产业链延伸、朗逸新材料、远东精细化工三丁酯、福川化工扩能等重点项目,推动全市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工、精细化工转型,加快形成以TDI、OLED、工程塑料、硅产品、氟化工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5.突破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重点项目的引进,发挥已有制药企业的药号、生产资质等资源优势,加快对外合作,引进发展资金,研发、引进新药号,加快对已有企业的升级改造,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惠诺制药肝素钠封管注射液达产工作,推进好皓安药业、舜康生物二期、司邦得盐酸二甲双胍等项目,争取医药产业实现新突破。依托司邦得、惠诺制药等企业做好以莱阳梨为原料的莱阳梨膏、止咳糖浆等药品的规模化生产。

6.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借助国家、省、烟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有利时机,主动对接产业辐射,加快开发和生产专精特新电子新产品,提高骨干企业带动能力,壮大产业规模。培育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大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积极构建完善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

二、突出创新发展,提高发展动力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中国创新百强县(市)”品牌效应,以平台建设、技术攻关、主体培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招引等为重点,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核心知识产权竞争力,抢占科技竞争战略高地,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1.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合作,积极搭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年内,力争新建各类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平台3家以上。

2.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借助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我市急需的科技技术难题,开展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补齐我市科技资源不足短板。年内,力争新引进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10项以上。

3.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企业需求加大研发,实施一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攻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培育机制,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向科技企业转型。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

三、实施三大改造,提升发展质量

以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为主线,加快推进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以技术改造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抓,实施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持续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实施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大规模技术改造,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示范创新型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新产品,推进产业向高端化、终端化、高效益迈进。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充分争取上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增强企业转型动力。

2.以绿色化改造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大力实施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积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绩效分级评价,落实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加强对高耗能企业和用能设备的监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行业标准和产业政策,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严控新增过剩产能。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加大绿色信贷支持,支持传统支柱产业绿色化改造,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3.以智能化改造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依托我市产业资源优势,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以提高智能制造水平为主攻方向,以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智能产业,深化云网融合,推动企业上云、智能制造,实施好10个以上智能化技改项目。依托15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推动海尔卡奥斯平台、腾迅云与鲁花、龙大、春雪等市内重点企业合作,示范带动,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积极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实现市域范围内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全力支撑数字化智能产业发展,探索5G场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年内,新上云企业5家以上,根据需要完成5G基站建设任务。

四、落实保障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1.加大重点产业招商力度。积极谋划重大招商活动,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优势行业,分行业举办专题招商推介会,推动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发挥重点企业及各类园区载体优势,完善招商体系,建立完善科学运作、跟踪落实制度机制。聚焦企业关切,全方位服务项目建设,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提高项目签约率,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使招商成果变为发展硕果。

2.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按照“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分层次推进不同类型企业发展壮大。对拟上市企业,加大培育力度,组成专门团队,开展“一对一”服务,加快上市步伐。对规上企业加快实施规范化改制,落实市级领导、部门联系包帮骨干企业责任制,推动企业进一步壮大。持续实施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加大“小升规”工作力度,完善“小升规”培育库,筛选30家以上企业入库,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积极培育和引导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准独角兽”企业。年内,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家以上,创建“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家以上。

3.加大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意见,坚决破除各类隐性壁垒,保障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破解制约瓶颈,落实好各类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兑现相关扶持政策。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4.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为企业家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注重新一代企业家培养,激发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开展企业家培训活动,提升企业家素质,组织企业家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校进行培训,开拓企业家视野,迅速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市举办专题讲座,提升企业家能力。年内,组织外出观摩培训2次以上,举办专题讲座3次以上。

5.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加大各类要素向工业经济倾斜力度。完成年度“亩产效益”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优势资源向优先发展类和支持发展类企业倾斜,推动企业加快转型。持续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互动,用足用活各类金融政策,优化融资服务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帮助企业争取尽可能多的贴息补助、奖补资金、专项资金,多渠道弥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对优质制造业项目,推行“标准地+承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保障项目用地需要。加大天然气管网、电力设施、蒸汽管网建设,满足企业生产需要。

附件:莱阳市2021年工业经济重点工作配档表

附件

莱阳市2021年工业经济重点工作配档表

序号

重点工作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备注

1

实施好龙大肉食绿色健康肉制品深加工、晓润食品、金和泰食品等项目。提高深加工食品、肉制品、调理食品、调味品、高端食用油、保健饮品、休闲食品等比重。进一步完善从种养到生产加工、仓储、冷链运输、现代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长期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

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科学技术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镇街


2

加快山汽商用车升级改造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年内产销轻卡3万辆,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探索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加快启动舒驰新能源汽车二期续建项目,形成年产1万辆新能源客车和5000辆新能源物流运输车的产能。打造国内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基地。

2021年底

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开发区

投资促进中心、相关镇街


3

海尔智慧厨房电器形成年产300万台套厨电产品的产能。年内,生产烟机、灶具160万台套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加快华鑫尔克电器、华耀玻璃制品、烟台海旭智能制造等项目进度,争取年内达产。推进华源莱动大马力柴油机、杰瑞富耐克智能换热装备等项目年内完工投产以及昇辉智能科技艾美依航空装备制造项目签约落地。

2021年底

开发区

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投资促进中心


4

加快推进烟台融晟功能新材料、中瑞化工产业链延伸、朗逸新材料、远东精细化工三丁酯、福川化工扩能等重点项目,形成以TDI、OLED、工程塑料、硅产品、氟化工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长期推进

开发区

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投资促进中心


5

加快对外合作,引进发展资金,研发、引进新药号,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推进好惠诺制药肝素钠封管注射液、皓安药业、舜康生物二期、司邦得盐酸二甲双胍等项目。做好以莱阳梨为原料的莱阳梨膏、止咳糖浆等药品的规模化生产。

长期推进,2021年底前取得明显成效

投资促进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镇街


6

加快开发和生产专精特新电子新产品,壮大产业规模。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大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积极构建完善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

长期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和改革局

投资促进中心、相关镇街


7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力争新建各类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平台3家以上。

2021年底前

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开发区、相关镇街


8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力争新引进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10项以上。

2021年底前

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开发区、相关镇街


9

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攻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长期推进

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开发区、相关镇街


10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

2021年底前

科学技术局、工业

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开发区、相关镇街


11

实施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培育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示范创新型企业,开发新产品,推进产业向高端化、终端化、高效益迈进。争取上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增强企业转型动力。

长期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烟台市环境保护局莱阳分局、开发区、相关镇街


12

大力实施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落实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长期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烟台市环境保护局莱阳分局、开发区、相关镇街


13

实施好10个以上智能化技改项目,持续推动海尔卡奥斯平台、腾迅云与市内重点企业合作,积极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新上云企业5家以上。

2021年底前

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烟台市环境保护局莱阳分局、开发区、相关镇街


14

推动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完善招商体系。全方位服务项目建设,提高项目签约率,使招商成果变为发展硕果。

长期推进

投资促进中心

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发区、相关镇街


15

对拟上市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加快上市步伐。对规上企业加快实施规范化改制,推动企业进一步壮大。持续实施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完善“小升规”培育库,筛选30家以上企业入库。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家以上,创建“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家以上。

长期推进,2021年底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金融服务中心、开发区、相关镇街


16

保障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落实好各类减税降费政策,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长期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局

金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税务局、人民银行莱阳市支行


17

为企业家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激发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开展企业家培训活动,组织外出观摩培训2次以上,举办专题讲座3次以上。

2021年底

工业和信息化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和体育局、相关镇街


18

完成年度“亩产效益”评价,用足用活各类金融政策,优化融资服务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多渠道弥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推行“标准地+承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保障项目用地需要。加大天然气管网、电力设施、蒸汽管网建设,满足企业生产需要。

长期推进,2021年底前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局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科学技术局、发展和改革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财政局、金融服务中心、人民银行莱阳市支行、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供电公司、相关镇街


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重点落实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任务,切实提升环境综合监管水平,努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2021年生态环境工作目标:

1.水环境质量目标。五龙河流域及近岸海域水质符合功能区标准,国控桥头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并优于四类水质标准。沐浴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保持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

2.空气环境质量目标。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3.长效管理机制目标。建成比较完善的河长制、湾长制及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机制。

一、以环境质量改善为中心,推进全域环境质量提升

1.持续推动五龙河全域水质改善。开展对化工行业、果蔬企业等涉水单位的排查监管专项行动,强化飞行督查和“四不两直”模式应用,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优化天网工程应用,推行实时打击、快速打击、有力打击。做好水质应急预警,有效预防水质污染、,促进水质改善。对水质较差、断面影响较大的河流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完成部分入河排污口的综合整治。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依法查处涉河涉湖违法行为。

2.加快推进五龙河生态湿地建设。围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五龙河干流及支流人工湿地工程、农村小微人工湿地工程等三大类别工程,编制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项目清单,逐步争取纳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范围。完成五龙河干流人工湿地建设,启动莱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建设,提速五龙河流域生态系统修复。

3.强力规范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进一步优化市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姜疃和团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以及沐浴店、穴坊、高格庄等3个镇级污水处理站运行工作,达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继续完善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我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黑臭水体的排查整治,依托镇街污水处理设施,采取截污纳管、敷设污水管网、排污口整治等手段,消除黑臭水体。持续推进食品工业园雨污分流改造,减少雨污水混排。

4.稳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十四五”期间的标准要求,开展对完成村庄的“回头看”行动,在对不同类别村庄全面综合分类分析的基础上,调整完成最终全域治理方案。完成63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污水一体化治理。

5.坚持“散乱污”企业排查治理。进行新一轮“散乱污”企业排查,对新发现的“散乱污”企业建立整治清单,按照整治要求分类处置。

6.健全扬尘污染联防联控。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实行部门联动,增强工作合力,重点抓好施工工地扬尘、物料运输扬尘、道路交通扬尘、露天堆场扬尘等污染源的治理工作,严控扬尘污染。

7.实施锅炉行业专项整治。加强锅炉和建材行业企业监督检查,对不达标企业实施提标改造,确保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替代工作。

8.开展散煤综合整治。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原则,全力推进电代煤、气代煤和清洁煤、环保炉具推广工作。

9.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管。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的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全面卡实重点VOCs排放企业“一厂一策”治理措施和执法检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10.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移动式、固定式两套遥感检测设备,实施机动车联查机制,加大对上道车辆的检测检查力度,全市柴油车路检路查、遥感监测率达到80%以上,有力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全面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查、喷绘环保号码,强化监督监测,杜绝身份不明、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机械投入使用现象。

11.组织成品油市场规范整治。全力打击黑加油站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多部门联合执法,确保燃用油品质量,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12.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严格执行上级预警和应急联防联控工作要求,及时实施应急响应措施。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限产、错峰生产企业和建筑工地进行监督管理,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落到实处。

13.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全面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的示范带动,积极推广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新技术。

14.推广水肥一体化建设。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生态循环项目、现代果业项目、科技示范项目等示范带动水肥一体化建设,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减少用水量和化肥使用量,加大水溶性肥料、缓释肥、海藻肥等新型肥料示范推广,扩大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比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5.推动土壤污染防控。健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工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做好工业地块再开发利用前的污染调查工作。延伸春帆漆业等重点行业的监管范围,严厉打击新出现的土壤污染行为。按进度要求开展耕地污染治理,分类施治,逐步改善农用地环境质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的动态摸排、动态治理,减轻小流域水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6.推进海洋环境治理精准化。根据黄海入海排污口的监测、溯源成果台账,制定“一口一策”整改工作方案,按期完成整治。全面明确养殖区以及海岸线向海一侧和向陆一侧的维护责任,压实部门、沿海镇区的海上环卫责任,严格落实湾长制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改善海域辐射范围的环境质量。开展互花米草的综合整治,恢复海洋生态环境。

17.推进固废危废治理规范化。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监督检查,建立更加严格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工业危废和医疗废物规范转移处置。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按进度推行固废分类收集试点,推进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利用。

二、以重点督察问题整改为中心,推动生态环境再提升

18.坚决抓好各级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积极配合2021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活动,抓紧梳理整治各级环保督察提出的问题,推进台账化管理,落实责任分解,加强跟踪督查,确保整改到位。围绕矿山开采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改成果。

19.坚决抓好重点领域生态修复工作。持续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柏林庄、吕格庄、沐浴店等5个镇街3处地质灾害隐患、4处关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等治理工程,真正做到开发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努力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按照海岸线修测成果,启动丁字湾生态修复方案设计,逐步实施丁字湾“一湾一策”生态修复工作,改善水动力环境,逐步恢复沿湾生态环境。

三、以汇聚工作合力为中心,促进监管能力提质增效

20.突出完善环境网格化监管。完善“市、镇、村”三级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落实部门、镇街政府和村委的监管职责,依法强化管理。加强镇村两级日常巡查和违法行为上报,由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查处,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筹建全市智慧环保系统,推进综合监管科学化、规范化。

21.突出强化污染治理联防联控。以五龙河水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积极完善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在严抓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黑臭水体、扬尘污染、秸秆禁烧、海域环境等防控方面进一步强化联动、增强合力、实现成效。

22.突出严格环境执法监察。严厉打击擅自停运污染治理设施、严重超标排污等行为,对性质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加强执法队伍基础建设,增配和培养骨干力量,实现有限执法资源的有效利用。

23.突出优化项目建设服务。整合项目审批和排污口审批职能,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高标准落实环保审批告知承诺制,提高审批效率,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推进完成经济开发区的区域环评、莱阳化工产业园、食品工业园、柏林庄、团旺、姜疃工业园的规划环评编制工作,严格项目准入,为项目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附件:莱阳市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配档表

附件

莱阳市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配档表

序号

重点工作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备注

1

启动莱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建设

2021年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

水务局


2

优化市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姜疃和团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以及沐浴店、穴坊、高格庄等3个镇级污水处理站,达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

2021年底

水务局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姜疃、团旺、沐浴店、穴坊、高格庄


3

调整完成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完成63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2021年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

各镇街


4

完成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替代工作

2021年10月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

相关镇街


5

推进电代煤、气代煤和清洁煤、环保炉具推广工作

2021年底

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

各镇街、财政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供电公司


6

加大对上道车辆的检测检查力度,全市柴油车路检路查、遥感监测率达到80%以上

2021年11月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

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7

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查、喷绘环保号码,杜绝身份不明、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机械投入使用现象

2021年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

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各镇街


8

推进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积极推广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新技术

2021年底

农业农村局

各镇街


9

健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工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做好工业地块再开发利用前的污染调查工作,按进度要求开展耕地污染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的动态摸排、动态治理

2021年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

各镇街


10

制定入海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改工作方案,按期完成整治

2021年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

羊郡、穴坊、丁字湾


11

开展互花米草的综合整治

2021年底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财政局


12

按进度推行固废分类收集试点,推进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利用

2021年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

相关镇街


13

实施柏林庄、吕格庄、沐浴店等5个镇街3处地质灾害隐患、4处关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等治理工程

2021年底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相关镇街


14

启动丁字湾生态修复方案设计,逐步实施丁字湾“一湾一策”生态修复工作

2021年底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羊郡、穴坊、丁字湾


15

筹建全市智慧环保系统

2021年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

大数据服务中心


16

推进完成经济开发区的区域环评、莱阳化工产业园、食品工业园、柏林庄、团旺、姜疃工业园的规划环评编制工作

2021年6月底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阳分局

开发区、龙旺庄、柏林庄、团旺、姜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